摘要:业内分析认为,央企在去年经历了海外资产发展战略的调整,今年无论央企还是民企,都将迎来低油价之后的抄底收购,其中民企海外投资将尤其活跃。
尽管2014年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超过了1.3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约10%,但去年我国在海外的油气投资反而出现了大幅下滑。作为投资海外油气资产的主力军,“三桶油”全年新项目收购金额不足30亿美元,相比2013年下降了90%。
相反,去年民企海外投资表现得更加活跃,意向投资额较2013年增长超一倍,达到22亿美元。业内分析认为,央企在去年经历了海外资产发展战略的调整,今年无论央企还是民企,都将迎来低油价之后的抄底收购,其中民企海外投资将尤其活跃。
央企大幅放缓收购步伐
经历了前几年的并购高峰之后,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的暴跌并没有让“三桶油”立即抄底,它们在2014年的海外投资更加谨慎。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
《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去年“三桶油”海外项目收购金额不到30亿美元,相比2013年暴跌了90%。
业内分析认为,“三桶油”步伐放缓主要是对海外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的考虑,“三桶油”从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海外资产的效益。在中国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业务2015年工作会上,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亦提出要求,中石油需要看到国际能源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低油价导致海外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等新挑战,应持续优化海外资源配置和资产布局,不断提高海外业务抗风险能力。
油价暴跌对其之前收购的海外项目影响,“三桶油”并没有公布太多数据。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当前的低油价对于“三桶油”之前收购的资产只是一个短期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油价仍然在低位保持很长时间,其收益可能会比预期低很多。
在安迅思能源研究总监李莉看来,“三桶油”在去年海外投资速度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前几年快速扩张海外业务,收购的海外资产已经较多,需要一定的消化与整合;另外,因为“三桶油”的海外投资一般数额较大,收购需要一定的准备与时机,面对原油价格暴跌并不一定能立即做出反应。”
尽管去年“三桶油”的收购步伐放缓,但得益于前几年的大幅收购、扩张,“三桶油”的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仍然增幅可观。2013年中国石化收购尼日利亚、北海和埃及等在产项目后,其油气权益产量首次超过3000万吨;而发展报告预估2014年中石化的海外权益产量将超过4000万吨,增幅超过30%。
中海油亦保持了高速增长。在2013年收购尼克森之后,其油气权益产量增长接近1倍,达到1800万吨,今年其海外产量则超过2200万吨,增速超过20%。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占比最大的中石油增速放缓较为明显。2014年中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接近6000万吨,但是增长几近于无:在2013年,中石油的海外油气产量由5200万吨增长至5800万吨,增幅达到了11.5%。
2015年海外抄底将增多
尽管其他民企总的海外权益产量不足1000万吨,但在2014年的海外油气并购上表现相当活跃。早在油价下跌之前,民企便已经开展收购。2013年,中国民企在海外油气投资便达到了10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投资额度达到了22亿美元。
今年以来,则有正和股份、风范股份、金叶珠宝、亚星化学、广汇能源、海默科技等上市公司宣布涉足海外油气业务。其中,宝莫股份以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的出资形式购得加拿大锐利能源公司51%的股权;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以4.41亿美元现金收购澳大利亚洛克石油有限公司等。
林伯强认为,民企之所以在海外进行油气投资,主要是因为油气产业在国内相对垄断,投资机会较少,而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前景也不如国外。
李莉则对民企的海外投资表示出担忧,“许多主营业务并非能源的民企投资油气是想要多元化发展,但最终收益并不一定会像他们预估的一样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去年民企投资的海外油气项目中,有6个都选在了北美地区。“民企更加偏好风险较小的项目。相较于中东、俄罗斯等地区,北美的商业环境较好,政治环境也相对安全,总体风险较低。”林伯强解释。
李莉认为,民企在资金上的限制也使得其更加偏好美国、加拿大的项目:“北美市场更多是私人的分散型小市场,民企资金有限,只能更多的投资北美的小项目。”
“油价目前仍然在低位,无论央企还是民企,今年会出现更多抄底投资。”林伯强分析,“在国内油气产业垄断放开之前,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只能去海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