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5年1月22日,90余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四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在A股基础市场向好的大背景下,四季度权益产品规模止“缩”企稳。而对于未来市场,基金也普遍看好以金融股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股以及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并强调蓝筹、成长均衡配置。
金融增配显著 低估值蓝筹被持续看好
截止到四季度末,偏股型基金仓位为77.01%,较上季度末微降了0.02%,较二季度仍有所上升。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四季末仓位分别为85.81%和67.04%,较二季度均有微幅下降,但仍高于二季度仓位水平。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持仓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综合”增仓幅度较大,仓位分别上升292.27%、151.18%和108.58%;“教育”、“农、林、牧、渔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减仓幅度较大,仓位分别下降61.35%、51.48%和39.02%。四季度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增减持个股中,银行地产板块个股增持较多,其中保利地产、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四季度分别增持97498.41万股、76013.42万股和73760.83万股,位居前三。
兴全商业模式股票基金认为,虽然股票市场已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仍没有特别大的泡沫,以金融为代表的蓝筹股未来仍将是新流入资金的主要配置资产,不过需要对2015年全市场的收益率目标进行适当下调。未来该基金将重点关注蓝筹股估值修复,同时关注在本轮调整过程中业绩有保障的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机会。
易方达沪深300非银金融ETF基金经理则认为,2015年券商行业基本面有望发生质变,究其原因,首先,行业加杠杆望持续,带动行业业绩持续提升;其次,大投行业务发展,券商核心竞争力转移。保险行业在2015年将极大受益于健康险和养老险政策,行业高成长属性明显;同时在大类资产重构过程中,保险股的权益弹性将回归,投资价值明显。
新华基金认为,以大盘蓝筹为代表的权重股虽然经历了大幅的估值修复,但也只是初步走出泥潭而已,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加上2015年上半年经济的底部企稳,以沪深300为主的主板市场指数仍有可能继续上行,2015年市场或主要以结构牛市为主。基于上述判断,对2015年一季度及以后的操作,新华基金仍将保持原有的高仓位和蓝筹价值风格,同时精选优质成长股,兼顾配置的均衡。
公募基金规模扩容 权益产品止“缩”企稳
自去年8月8日公募基金实施注册制以来,受制于基金经理“奔私”的影响,业内产品的发行速度并没有明显的改观。统计数据发现,2014年一季度新增基金数量为69只,二季度新增基金数量为91只,三季度新增数量为88只,四季度新增数量也仅为94只。
从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情况来看,截止到四季末,天弘基金、华夏基金和工银瑞信管理规模较大,总规模分别为5897.97亿元、3109.69亿元和2540.67亿元;华宸未来、中原英石和红塔红土等新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较小,总规模分别为0.62亿元、0.76亿元和0.97亿元。而从四季度规模变化率的情况来看,中融基金、德邦基金和圆信永丰规模增幅较大,增幅分别为3561.72%、532.20%和477.85%;中原英石、红塔红土和东吴基金规模降幅较大,降幅分别为86.67%、35.22%和20.66%。
数米基金研究中心发现,截至四季报数据,1896只公募基金总计资产净值为45421.44亿元,较三季度增长6397.21亿元,环比增速大幅增加8.4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增长2380亿元,贡献率37.20%;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增长229亿元,贡献率为3.58%;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增长624亿元,贡献率为9.75%;货币型基金资产净值增长3288亿元,贡献率为51.4%;其他基金资产净值减少约45亿元,贡献率为-0.7%。
股混基金在A股基础市场向好的大背景下,四季度规模较此前出现显著的增长,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募权益类产品缩水的危机。固定收益类基金同样也是“越做越大”。基本面向下和货币宽松的组合,成为去年全年债市走牛的主要逻辑,债基规模迅速扩张不足为奇;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宝宝”余威仍存,“存款搬家”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货基规模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其霸主地位暂时还未被撼动。保本基金和QDII基金四季度持续缩水,主因是产品设计限制或传导链条过长,导致基金操作并不灵活;而且牛市提升风险偏好,该类产品吸引力大减。
余额宝进入平稳发展期 货基稳定公司排名
备受关注的余额宝(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也在本周披露了四季报。从2014年季报数据来看,余额宝规模均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四季度余额宝平稳度过了“双十一”、“双十二”大促、年末等关键时点,规模依然能保持稳增态势,年末稳增至5789亿元,相对于三季末规模增加了8%。
根据数米基金研究中心数据,从基金公司整体规模看,四季度总资产净值排名前十的公司,相较三季度变动不大。具体来说,老牌大公司底蕴深厚,天弘、华夏、工银瑞信和嘉实依然稳坐前四位,而且座次都没有改变。其中,工银旗下的工银信息产业和工银金融地产均位列年度排名前三,四季度以来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较好的基金公司品牌效应。
业绩决定规模,这一直是基金公司立足长久发展的根本。嘉实基金在本轮牛市中,也依靠旗下的嘉实研究精选、嘉实周期优选等明星基金保住了口碑,同时致力于发行嘉实元和此类型参与“国企混改”的创新型基金,以开拓新增利润点。相较而言,天弘基金和华夏基金在四季度并没有大动作,前者货基的“基因”过于根深蒂固,非货基规模四季度反而缩水;后者的“互联网宝宝”竞争力不够,在货基缩水、股基平平的背景下,四季度规模不进则退,资产净值减少156亿元。
从基金公司规模变化绝对值看,资产净值增长最多的前十位公司中,出现了如天弘基金的巨型基金公司,也出现了嘉实和工银瑞信等二梯队老牌公司,更出现了如申万菱信、招商基金等中小型公司。
数米基金研究中心指出,这表明,一部分大型基金公司的“马太效应”依然有效,多年的口碑沉淀和优秀的管理水平使其可以保住江湖地位;另一部分信奉“精耕细作”战略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本轮涨指数不涨个股的极端行情中,狠狠地“咬了一口”,如申万菱信的申万证券、招商基金的招商大盘蓝筹等。值得一提的是,前十坐席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占比40%,分别为招商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和工银瑞信,除工银瑞信以外,其余三家公司的货基规模增量贡献率极大,可见银行背景基金公司管理货币类产品的天然优势。资产净值减少最多的十家公司中,除华夏和广发以外,其余均为中小型公司。其中,兴业全球和广发基金属于典型的“押错了宝”,“大象飞舞”与它们关联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