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会降准吗?”
“不知道啊,传了好几个礼拜了……”
“本来想去看电影,现在哪儿也不敢去……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是上个周五,发生在我和另一位财经媒体跑央行条线的记者之间的微信对话。当然,当天大家“等待”的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2014年,我“荣幸”地成为一名跑央行条线的记者。“周五”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福来day”,但对每一个跑央行条线的记者来说,周五是最不轻松的一天。每到周五,大家都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尤其是下午5:30到7:30之间的时段,大家精神高度紧张,生怕错过了央行放“大招”、战斗号角响起的那一刻。
在我还没跑央行的时候,就听闻对资金嗷嗷待哺的市场人士给央行起了一个爱称为“央妈”,而央妈每次宣布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其他重大政策的时间都出奇的“准”,甚至比女生的“大姨妈”周期还要准,那就是周末和节假日。且看我统计的2014年大数据:3月15日,周六,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日波幅由1%扩至2%;5月16日,周五,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9月30日,国庆节前一天,央行出台房贷新政策;11月21日,周五,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11月30日,周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出炉。
央妈不在工作日时间放“大招”本意是为了防止重大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冲击,但是却苦了想安心过周末的财经记者。就如一个多月前的那个周五,我正乐呵呵地坐在朋友的车上,奔赴和小学同学的聚会。“叮叮”,短信提示音响起,我一看,来自“人民银行”,心一紧,再打开内容一看,“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映入眼帘,我大叫一声“啊”,于是,聚会泡汤自不必说,采访、写稿,一个忙碌的周末模式开启。
我对央妈可谓又恨又爱。恨的是,不管你准备的多充分,央行的新闻还是能打你个措手不及;爱的是,新闻是记者的生命,跑央行不愁没稿写、没好稿写。尤其是2014年,在经济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任务艰巨的大背景下,在外汇占款持续下降趋势确立的局面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屡屡创新,下调正回购利率、定向释放流动性等小招没少放,全面降息这样的大招最终也没缺席。从定向降准、再贷款,到PSL、MLF,我也学着从这些政策中来揣测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框架和取向。
2015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松紧适度”,瞧,又是一个新提法,且是这么富有弹性和想象空间的新提法。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新的一年,让那些数不清的周末“大招”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