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证书“挂靠”形成利益链条 挂证一年收入数万元
2014-12-21    作者:记者 王研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字号

    摘要: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证书“挂靠”背后有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这是“考证热”的另一个原因。一本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在一家“XX挂靠网”上,记者看到了一级建造师的挂靠价格:建筑工程3万元至3.5万元、市政公用4万元至4.5万元、矿业工程5万至5.5万元、民航机场5万元……


    花费数万元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将证书出租后一年即可收回成本;通过网络为持证人与企业牵线并从中分一杯羹;企业为获资质拿工程,每年支付百万元挂证费用……

    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证书“挂靠”背后有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这是“考证热”的另一个原因。

    一本证书的含金量有多高?在一家“XX挂靠网”上,记者看到了一级建造师的挂靠价格:建筑工程3万元至3.5万元、市政公用4万元至4.5万元、矿业工程5万至5.5万元、民航机场5万元……

    装修公司职员小雪的二级建造师证挂靠在朋友公司。“他是为了审证。”她透露,一般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装饰公司、监理公司,都相应需要一些人员具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

    有造价员职业资格证的周小姐不久前参加了注册造价师考试。如果拿到证书,挂靠在企业一年就能收入3万元至3.6万元,“所谓挂靠,就是把证书和章都放在对方公司,双方签劳动合同,实际上不用去企业上班。” 她说。

    正是这样的利益诱惑,许多人热衷于考证,一些人甚至铤而走险,花钱作弊来拿到证书。

    参与云南职业考试作弊案的一位办案警官介绍,一些参与作弊考生有的已经交纳费用,有的则承诺考试通过后,再支付每科3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如果按这个价格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全部科目,每名考生需要支付两三万元。”

    而按所谓市场价格,一旦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再挂靠到企业,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网络“牵线”非法利益链

    “资质代办”“建造师证挂靠”……只要在网络上输入这些关键词,就会跳出无数网站。为满足这些证件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专门的中介公司。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中介网站里,记者在企业“急需证书”栏目中看到:某公司需要“岩土工程师”证,某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需要“给排水工程师”证,某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需要“造价工程师”证,某建筑工程公司需要“一级建筑师”证,某建筑安装公司需要“电气工程师”证。

    此外,还有一级及二级建造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环保工程师、资产评估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五花八门的需求。

    而在“个人证书挂靠”一栏,则有许多证书持有者发布信息,寻找可以挂靠的公司,种类包括造价师、咨询师、化工工程师、环评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均为实名发布。

    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只要提供持证人电话就收费几千元,真正牵线挂靠成功还得另付一笔费用。

    “有证的不一定去管现场,管现场的不一定有证。”周小姐说,一些企业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不善于考试;而一些人虽然没有实际业绩,却能够拿到资格证。“再加上一些皮包公司出于拿工程的需要,对证件也有需求,自然就形成了证件挂靠的市场。”

    企业“租证”每年花百万元

    企业为何需要如此多的资格证,甚至不惜为此付出动辄几十万元的资金?记者调查发现,企业主要是为提高自己的资质,虽然花费不少,但如果有了资质后拿到工程,可谓是一本万利。

    一家一级资质建筑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单位每年都要花费近百万元支付挂证费用,最需要的就是一级建造师证。

    “企业也是无奈之举。”这位助理分析说,一方面,现在的工程动不动就要求一级资质,如果企业想要拿到工程,就必须达到要求。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是一级资质的话,就要求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12人。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现场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能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加大各方违规成本

    “人证分离”本身就是弄虚作假,而且确实存在一些隐患。首先是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企业看起来有资质,因为人证分离,它即便拿到工程也可能是通过临时组建的队伍来施工。另外,如工程一旦出现质量或安全事故,则挂证人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承担责任。

    云南省住建厅建管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对“人证分离”的查处有一定难度,因为这是其个人和企业间的行为,仅通过合同很难认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国家层面上的规定也不够细化。

    法律专家建议,一方面租赁证书的人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或单位所提供的各种证书的审查力度,加大企业违规成本,严厉处罚“租赁”证书行为等,以铲断这一违法违规的灰色利益链。

    同时不少企业和持证者则反映,资格证考试与实际脱离,建议资质考试时充分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注重报名者的业绩,以及拿到证后的日常考核。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猛砸资格证书 放活市场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猛砸资格证书 放活市场
· 鉴定证书成玉石购买最大陷阱
· 药材变质 修正GMP证书被收回
· 珠宝鉴定证书也有假
 
频道精选:
· 【思想】楼市新常态特征进一步确立 2013-06-14
· 【读书】细节服务救了“电化山口” 2014-12-1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卢布走势绘出俄罗斯国运兴衰 2014-12-1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