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存款保险条例(草案)》之所以最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是李克强总理力主坚持的。在今年10月底的一次会议上,当得知这一改革方案没有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李克强立刻追问:“为什么?不公开征求意见是非常特殊的例外,你给我解释解释,为什么要有这个例外?”“我们做的是面向公众、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决不能跟老百姓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力主坚持,《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可能只是在银行系统内部征求意见,这项改革可能变成“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利益”,广大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将被虚置。 如此重要的改革方案,有关方面居然不打算公开征求意见,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可是有关方面居然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可能有人担心公开征求意见可能导致“收不了场”,对此,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如果改革方案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那么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搞也罢。原因很简单,任何一项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民众谋取利益福祉,任何改革都应以获得民众支持为前提、以民众满意不满意为指针,民众不支持、不满意的改革当然不能搞。二是,不要对“民意”有偏见,更不要以为民众总是不明真理、不讲道理。历史无数次证明,只要改革是合理合法、名正言顺、符合时代潮流的,就会得到大多数民众的理解和拥护,哪怕忍受一些“阵痛”也应该。 现实同样证明,《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人们虽然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但理解、赞成此项改革的声音是主流。可见,所谓担心“收不了场”,往往不过是杞人忧天。 时代真的不同了,政府“说一不二”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决策透明、民主决策已是对现代政府最基本要求,是一条基本的行政原则。所以请记住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我们做的是面向公众、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决不能跟老百姓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