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今年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惜并未取得预想效果。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虽宽裕,货币市场利率保持低位,但实体经济融资难度不减,银行贷款利率下行幅度并不明显,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和广义货币增速近几个月持续下滑。
一位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公司每年的资金缺口并不大,因为旗下有市区土地等不动产,可以为其提供可观的流动资金,作为银行青睐的优质客户,融资难度也不大,但即便这样,每年的融资成本也至少在7%左右。“对于万千中小企业而言,其融资压力有多大也就不难想象。”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央行明年降低融资成本的压力依旧不减,如果经济增速依旧在底线附近徘徊,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必要性将会加大,“花样放水”效果不彰的情况下,降息降准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有可能多次亮相。
降息降准预期增强
央行不久前的降息举措,得到了市场较为正面的回应。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尽管此次降息幅度不大,但具有强烈的信号意义,即向外界宣示,央行不会任由经济不断下滑而坐视不管。
因此,就在央行打出降息牌不久,国内外研究机构纷纷预测,明年央行可能继续降息。海通证券研报称,既然央行称此次降息为中性货币政策,则意味着未来基准利率仍有望再度下调,降息周期已经开启。“根据泰勒规则计算,未来仍需降息一次以上。”该报告称。
同样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上述报告认为,2014年央行创新型工具累计的操作量约2万亿,对应4次左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未来准备金率下调有望归位,取代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创新工具。报告预测,未来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减少,每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次数应该在4次以上。
不过,虽然市场一致认为明年央行会打出降准牌,但在“出手”次数的预估上稍有不同。中行近日发布的报告则认为,明年降准的次数会在1-2次以上,但鉴于近期流动性尚属充裕,短期内不会实施。也有其他分析师认为,降准次数为3次。
定向调控应更透明
今年包括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PSL在内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频繁使用,市场戏称其为“花样放水”。就连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也接受“花样放水”的说法,但她同时强调,政策创新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供给也应该增长,作为货币供给的动力源,基础货币需要投放,所以基础货币投放的工具就会有多种选择。
“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扩宽如果可以增加货币投放的针对性、有效性,那么,即使市场将今年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称为‘花样放水’,也算是达到了重要目标。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并不意味着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不使用。”胡晓炼说。
市场也一致认为,2015年货币政策在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取向的同时,当前货币政策事实上也承担起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预期央行会继续使用和创新结构性政策工具,继续采用定向调控的措施。
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公开透明相比,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可预测性较差,所以过去半年市场经常要猜测央行的政策动向,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市场经常出现不同版本的传闻,甚至存在误读和曲解的情况。有一种声音认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很有必要,但货币当局在进行政策操作时,应该注重与市场的沟通。
多位金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不仅是媒体希望从官方得到确切消息,金融从业者同样希望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不再“扭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