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五年之后,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煤集团”)的发展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么好,而是陷入了困境。继去年净利润亏损17.72亿元后,今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团的净亏损又达到了7.47亿元。
在此形势下,吉煤集团不得不一再向当地政府求助。记者获悉,吉煤集团的主管部门吉林省国资委,于近期向吉林省政府上报吉煤集团脱困转型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的请示。这意味着,吉煤集团要在亏损煤矿关闭、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多元化经营等方面可能获得吉林省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然而,外在的扶持政策或许无法挽救目前的吉煤集团。平安银行能矿事业部研究中心主任周泰表示,吉煤集团很难脱困,煤炭行业整体不好,吉煤集团的成本下降空间不大,所以只能是部分减亏,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最困难时期
吉煤集团陷入巨额亏损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2013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为-20.60亿元,利润总额为-16.85亿元,净利润为-17.72亿元,亏损金额已达到吉煤集团2013年度审计后净资产的53.50%。
进入2014年,吉煤集团的状况并没有很大的好转。今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团的营业利润为-9.87亿元,利润总额为-7.17亿元,净利润也亏损7.47亿元,占公司2013年净资产的22.56%。
然而,这样的经营状况对于2009年才组建成立的吉煤集团来说,也是始料未及的。为实现吉林省煤炭行业深化改革,推进煤炭体制转换和机制创新,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扩大煤炭供给总量,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出资,2009年6月,吉煤集团挂牌成立。
吉煤集团以煤炭生产业务为主,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2.44亿元,煤炭业务收入为52.7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64.02%。
在煤炭资源方面,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下属辽源、通化、珲春、舒兰及杉松岗五大矿业集团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0.94亿吨,可采储量6.05亿吨;公司共有26个生产矿井,煤炭核定生产能力为3080万吨/年。煤炭深加工方面,截至2014年一季度,公司共有洗煤厂18座,洗选能力为2500万吨/年。
一位煤炭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前后,国内煤炭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吉煤集团在这时组建也是想凭借规模优势获得更大的效益,然而煤炭市场的形势变化太快,使企业措手不及。
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煤炭价格便出现下滑趋势,到2012年5月份则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弱市延续至今仍无明显的好转迹象。
吉煤集团一位人士也坦言,今年可能是集团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困难时期,生产经营极其艰难,企业亏损严重。
2014年前三季度,吉煤集团商品煤销量仅完成1112万吨,比计划减少303万吨,影响商品煤收入比计划减少8.75亿元。另外,公司商品煤平均价格288.76元/吨,比计划下降67.72元/吨,影响公司商品煤收入比计划减少8.09亿元。
2013年,吉煤集团获得政府补助3.55亿元,但这对于其严重的亏损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此前,本报也曾独家报道,由于回款率低以及回款质量差的影响,吉煤集团也像部分煤炭企业一样,面临着资金链断裂、员工发不出工资、安全生产无保障、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等一系列后果。
寄望政策救市
今年10月20日,吉林省印发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共提出十六条意见,其中包括要通过加快小煤矿退出、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煤炭产能监管等措施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要对重点产煤市(州)、县(市、区)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等措施。
作为吉林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实施意见》还特别针对吉煤集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一方面是支持吉煤集团对所属资源枯竭、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煤矿企业实施破产关闭;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吉煤集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
另外,还要指导吉煤集团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由以生产煤炭为主的单一经营方式向煤炭生产经营、非银行金融、非煤产业等多元化经营方向转变;由生产煤炭能源向转化清洁能源方向转变;由国有独资向股份制方向转变。
对此,吉煤集团也是积极响应。上述吉煤集团人士表示,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吉煤集团的主管部门吉林省国资委[微博]在近期将向吉林省政府上报吉煤集团脱困转型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的请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吉煤集团现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主要分布在吉林舒兰、通化梅河口、辽源西安区、白山浑江区、江源、延边珲春等五个市州中的6个县市区,涉及医院、供水、供电、供暖、消防、房屋管理、物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等方面,涉及总资产约3.53亿元,2013年收入3.54亿元,支出4.99亿元,净支出1.45亿元;涉及人员17026人,在职人员3688人,离退休人员13323人。
“通过对所属资源枯竭、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煤矿企业进行关闭破产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政策的逐步实施,吉煤集团将加快脱困步伐,未来发展还是很有希望的。”该人士说。
前景难料
实际上,这并不是吉煤集团第一次获得当地政府的救助。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经吉林省政府部门的批准,吉煤集团在今年实施了折股缴纳采矿权价款。
截至2013年末,吉煤集团所属煤矿总计25个,采矿权价款总额约为28.74亿元,已缴价款3.6亿元,欠缴价款25.14亿元。2014年3月,吉林省财政厅和国土资源厅正式启动了吉煤集团采矿权价款折股工作。
实施以折股方式缴纳采矿权价款政策,为吉煤集团扭转当前不利经营状况和缓解资金压力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经过两次折股缴纳采矿权价款,201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83%,比6月末下降8.74个百分点。
周泰认为,吉煤集团很难脱困,整体行业不好,公司成本下降空间不大,其他包袱也很重,所以只能减亏,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从吉煤集团下属的五大煤矿来看,辽源矿业集团和珲春矿业集团储量较为丰富,通化矿业集团、舒兰矿业集团和杉松岗矿业集团煤炭储量较小,面临一定资源接续风险。
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辽源矿业的梅河矿、西安矿煤炭储量日渐枯竭,目前处于残采复采阶段,投入大、产量低、煤质差,全年梅河矿预计亏损2.2亿元、西安矿预计亏损1.3亿元。另外,通化矿业的永安矿和珲春矿业的英安矿、富强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给组织煤炭生产和保证煤炭质量带来很大难度,制约了企业效益的提升。
同时,公司煤炭深加工业务发展得也并不顺利。2013年,吉煤集团煤炭入洗量为1543万吨,煤炭洗选比例约为76.92%,洗出精煤1028万吨,洗出率降至66.62%。
“吉煤集团想实现多元化、清洁能源、股份制转型也是非常困难的,煤炭企业普遍管理很差,转型中的人才管理问题无法解决。”周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