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方正和政泉控股的“代持门”事件已经沦为隔空“论战”,涉事双方“各说各话”似地表达各自的观点,甚至在道德和法律层面相互攻击。这一事件亟待监管给出答案。 11月26日,方正集团公开回应,公司及所属企业已向监管部门悉数提供了全部相关信息及证据,远比政泉控股精心挑选和编辑的所谓“证据”详实和全面;不需要故弄玄虚,不需要居心叵测,更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召开所谓新闻发布会混淆视听、博取同情。方正甚至连问政泉控股十几个“为什么”:政泉控股为什么旗下仅有几栋楼成为主要资产?为什么融资极为困难?为什么资金链濒于崩溃?为什么荣登最高人民法院失信人名单?为什么一路以来令所有合作伙伴噤若寒蝉? 稍早之前的11月25日,政泉控股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相关邮件否认北大资源“被迫代持”的说法。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政泉控股“晒出”了双方一年多期间的多份往来邮件,邮件内容显示,在2013年6月3日北大医药大股东公开征集受让方之前,政泉控股收到了约定受让股份数量和价格的协议。在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前,北大医药董秘提出“需要政泉控股帮忙投票”,并请政泉所举报“代持”事件当事人之一的田野将委托授权书等文件转呈政泉控股签章。 政泉控股常务副总经理吕涛表示,根据政泉控股的财务凭证显示,2013年6月5日和6月9日,深圳康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向政泉控股汇款6000万元和5040万元用于支付保证金,而“深圳康隆”正是方正集团CEO李友的关联公司。政泉控股表示,如果是正常受让股份,不可能由李友控制的“深圳康隆”为政泉控股支付保证金,而且如此大额的借款并没有书面的《借款协议》也令人怀疑。 方正集团则在26日回应说,这些往来邮件,全部都是上市公司为完成合法减持所必须沟通的正常程序和事务,所出示的附件都是在减持过程中受让方应当向减持方提供的必要文件,并且所列附件中没有任何与代持相关的文件,因而没有一条是可供支持政泉控股一直诬告举报的所谓“内幕交易”行为及上市公司董监高参与代持的“证据”。 此前的11月21日,北大医药日终于公布了相关公司股票代持的情况。北大资源承认公司让政泉控股代持北大医药股票,但称此举实属被迫。北大资源介绍,2013年4月2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北大医疗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方式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北大医药7000万股股票。政泉控股表示有意参与北大医药股票受让。北大医疗集团于2013年6月13日与政泉控股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约定政泉控股受让4000万股北大医药股份,并按法规要求逐层上报财政部。保证金支付期间,政泉控股表示公司目前资金紧张,无法支付保证金,但即将获得一笔巨额贷款,所以请求方正集团协助短期借款,支付股权转让保证金。2013年8月28日,北大医药公告了教育部转发的财政部正式批文。根据股份转让协议书的约定,政泉控股需要按时支付剩余款项25760万元。2013年8月下旬,政泉控股告知,上述贷款计划失败,无法支付剩余款项。北大资源表示,鉴于当时股份转让已经获得主管机关审核批准,如政泉控股放弃受让,直接导致减持项目失败。为此,再三权衡利弊,北大资源协调资金,支持政泉控股完成了股份受让。 北大资源表示,2014年7月份至8月份间,经与政泉控股有关人员协商,北大资源一致同意减持上述股份。减持至仅剩300余万股时,政泉控股修改了股票账户密码、停止配合,除股票外,政泉控股账面尚未划回我司的资金为2000余万元。目前,尚被政泉控股扣留的股票和现金总计价值约8000余万元。北大资源强调,在前述代持和减持的过程中,均无任何个人或法人主体存在利用交易谋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和行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均未从政泉控股代持北大医药股票中牟利。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证监会已经对北大医药、北大资源、政泉控股三方立案调查,根据相关规定,北大医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被中止审查。 不过,北大医药其他的运营仍还稳定。北大医药11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22日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签署《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药品、试剂、医用耗材等物资供应与配送长期服务合同》。长期服务合同约定,由北医医药向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提供运营所需的药品、试剂、医用耗材、办公用品的供应、物流与配送服务,以及医疗设备的供应服务。三年合同期限内,合同总金额暂估为5亿元,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对于此次举报“代持”事件中所设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方正证券而言,则显得风平浪静,其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的“内杠”,对于这家上市券商对名族证券的后续整合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