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设备先要创新,医生才敢用”
|
骨科年会对政策的另类解读
|
|
2014-11-28
作者:记者 曾亮亮/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人群,对卫计委主任李斌说法的表态迥然不同。 卫计委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8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表态“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参会的医疗器械企业欢欣鼓舞,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11月22日同样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中华医学会第十六届骨科学术会议科惠医疗专题卫星会的医院领导、医生们,则向台上的专家们提出了对这一政策的困惑。 卫计委主任李斌指出,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推进普及应用,能发挥国内企业比较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遏制就医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卫生计生部门要同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密切协作,更多更好地采用规划、标准等手段,加快破解制约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的障碍。大力倡导卫生计生机构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 “卫计委要求医院全部用国产医疗设备,怎么办?”有医生问。 “政策倡导用国货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国产企业必须先创新成长起来后,大家才敢使用。”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姜保国说,目前北大系统的医院尚未接到这一通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立场,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应该支持我们的民族产业的发展。但不让用进口产品的前提是,国产产品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质量与进口产品相当。”他认为,有时大家必须正视现实,承认进口产品的质量很好。进口医疗器械价格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关税的问题、二是进口商看好中国市场。 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姜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有15961家,其中一类4587家,二类8649家,三类2725家,行业协会推算全行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 台下一片掌声后,还有一个医生追问:“你们认为,国产产品与进口品牌有哪些差别?” 科惠医疗董事长方明认为,外国品牌的骨科产品并不适合中国人,有时很多产品上了手术台才发现没有适宜的规格。国内骨科器械企业在这方面是大有前景的,科惠医疗目前的很多产品就是基于中国人骨骼解剖学特征来进行开发的,因此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效益。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具有产业战略高度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落差巨大。比如,创新能力差、中低端产品多、仿制及改进产品多、原创产品几乎没有。”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姜峰指出,国内骨科企业的创新就没有心脏等学科创新快。“现在国内80%心脏支架都是国产,因为价格便宜而且实用,将很多外资品牌都打出了中国市场。”他说,这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只有创新发展了,外资品牌的产品价格就没法提上去,继而才有后来去切割外资市场的可能性。 据科技部条财司科技金融处处长沈文京透露,科技部和财政部正制定科技经费财政支持项目的整合方案,其中包括80—100个重点研发项目,将聚焦战略攻关的难点。“希望医疗器械研发能争取成为一个研发专项,就能推进国产医疗设备的进程。”他说。
|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