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至2.75%,而同时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了1.2倍。按理说,央行调整基准利率之后,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应该双双是下降才对,但这几天我们在市场上看到了相反的情况。随着央行宣布降息,很多的商业银行是纷纷上调了存款利率,展开了一场所谓的存款争夺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随着央行宣布降息,很多商业银行却纷纷上调了存款利率,降息利好究竟向何处释放?
向松祚:降息的第一受益者是广大企业 其次是个人贷款户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市场的利息,就是我们想叫资金的成本,就像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价格调整以后,肯定是有受益者、有受损者。实际上这次降息以后,很多人都在讲说谁是受益者、谁是受损者,我想说第一受益者肯定是广大的企业,广大的企业一定是受益者;第二个个人贷款户,凡是贷款户都会收益,原因很简单,就是说商业银行对于企业、对于按揭贷款的个人客户,它的贷款利率是怎么算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就是你获得的利率是等于基准利率加上一个风险议价。基准利率,比如说现在人民银行定的一年期的贷款利率是5.6%,从过去的6%下降到5.6%,5.6%如果企业、个人完全没有任何风险,银行完全相信你,它给你的利率就是5.6%,如果你的风险比较高,给你的也许就高一点。
我现在把两个问题说清楚,第一个,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市场的利息的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富成本,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说马上一下子就产生的,而且对不同的企业。如果你没有风险,你的利率肯定下降,但是如果你的风险反而增加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获得的银行贷款利率反而还有可能上升。第二,贷款利率下降了0.4个百分点,存款利率只下降0.25百分点,那很显然谁是受损者、谁面临压力最大?当然是银行。银行的利差收窄,银行本身也是企业,而且银行多数都是上市公司,那怎么办?银行现在面临几个压力,一个是存款利率下降,存款可能从银行搬家,银行如果没有存款,它就失去了做业务的一个基础,所以为什么很多中小银行马上把存款利率从过去上浮10%,一下用足20%,它是希望留住存款。银行会采取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说它要创造更多的负债的管理工具,怎么能够把老百姓的存款稳定住,同时它要创造更多的新的金融产品,就是在利差收窄的背景下保证它的收入和利润还有稳定的增长。
张鸿:降息有分化 存款利率不降反升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这里面是有分化的,比如说我俩信用等级不一样,在银行里面拿贷款,它的贷款利息是不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基准利率的下调而改变我俩的信用等级,所以在贷款利率上,本身现在就已经是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相当于我们都熟知的政府指导价,但是我们本身贷款分别跟银行谈出来了,然后指导价下降了,理论上讲,比如个人房贷等等还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包括政府的一些债,它是基于指导,就和指导价本身就联系比较密切。比如说你明年的房贷肯定会下调,所以它和指导价联系比较紧密。但小微企业,本来就是和他谈出来市场化非常强的,和基准的指导价已经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了,所以这就是我们短期内不太能看到它往下降,原来首套房贷,虽然说规定了说你享用首套有7折,但是在市场上拿7折的很少。
另外还有存款,存款是因为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里面,如果还是1.1上浮,银行拿你钱还是1.1%上浮的话,肯定存款利率会下调,但是现在又增加了10%,银行拿你存款的时候,可以给你20%的上浮利率,所以这样算下来,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本上它用足了20%的话,和原来10%是持平的,三年期你现在会比原来存款利息会高,没降反而升了。
向松祚:中小企业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最好的办法是让自身业绩变得稳健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什么叫基准利率?央行所管理、所调控的叫基准利率。就像孙悟空的定海神针一样的,其他的市场利率是围绕定海神针来调节的,怎么调节?这个调节就是风险度。比如说最好的金融产品,比如国债,国债的利率往往是央行基准利率最基本的参照系,其他的利率,实际上你可以理解为国债的利率在往上面加上风险度。比如说公司或者政府所发行的债券、所借款的利率,相当于是等同于国债的利率,也等于差不多是央行的基准利率,所以央行的基准利率,实际上我们可以这么讲,它有完全的掌控权,它怎么掌控呢?比如说,它可以通过各种这种正回购、利回购,通过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甚至通过比如说央行行长或者负责人的讲话,像美联储的主席、央行的主席,他们只要一讲话,市场马上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了。
为什么我说央行有完全的掌控权,除了它有大量的工具以外,更重要的是央行对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庞大和巨大的,他一句话、一个动作,市场马上要跟着反映。为什么我讲现在叫间接调控?真正的老百姓不管你是按揭贷款还是企业的贷款,你拿到的利率并不是央行决定的,这其实正好是我们货币政策要完成的目标。就说央行管理的是一个基本的流动性,一个基准利率,至于说市场,这个企业拿的利润是多少,那完全要取决于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以及信用评级,你的信用评级非常好,那就拿到最好的,比如说比尔盖茨的企业,我们的阿里巴巴或者腾讯等等著名的企业,它们可能拿银行利率是很低的,但是阿里巴巴在十年以前,它要拿银行利率,我相信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也就是说,中小企业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你的企业的利润、收入、业务变得越来越稳健,银行对你非常相信了,这个时候,银行会主动的给你降低它的利息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央行不仅没有失去利率调控权,而且它对利率的调控就更加主动了,并且它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就是我只管基准利率。
经济怎么判断呢?当然它要根据宏观经济,比如说宏观经济现在比较疲弱、下限的压力比较大,那这个时候,我要努力的把基准利率适当的降一降,当经济出现薄弱的背景的时候,我这个时候要把利率适当的往上调一调。至于说市场的利率,企业和按揭个人他们所享受的利率是多少,那完全是由他们跟商业银行直接谈判决定的。
张鸿:我们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是循序渐进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央行会越来越清楚,它不需要管具体的、微观的东西,它其实管总量,刚其实就是央行管宏观调控。用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常用的话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是什么?市场主体是你我他,然后我们和银行的这种关系,现在其实竞争最充分的那些城商行会把存款一下就上浮,每一次都是,你允许我上浮1.1倍,那我就上浮到1.1倍,这次允许到1.2倍了,我就上浮到1.2倍,永远是这样,因为它对市场的敏感度最强,所以它会采取这样的一个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来发现真实的、实际的利率,就是实际的利率和指导的基准利率。
我们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是循序渐进的,比如说我们从1996年的时候,同业拆借利率给放开了,然后2004年的时候就剩存款和贷款了,前几年又把贷款给放开了,现在只剩下存款,这次五年期的也没有了,你定期存款五年期不管、不指导了,没有基准利率,所以现在只剩下三年期、一年期等等。现在这就是最后的堡垒,如果我们谈利率市场化的话,这个堡垒要攻克它,当然需要配套的相关的措施,比如说存款保险等等。
张鸿:解决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问题 单纯靠降息降准是不够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如果我们要解决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问题,单纯靠降息、降准,甚至单纯靠央行显然不够,央行已经压力山大了。央行其实是一个负责货币总量的机构,让它承担更多的经济转型等等义务,其实是非常难的。上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融十条是解决什么?就是融资成本。
为什么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因为没有直接对它服务的金融机构,所以我们里边有加快发展,包括互联网金融,包括小微金融、手机金融等等,那我们要加快完善信用体系。没有担保怎么办?我们要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发育,这是间接。你通过银行,那你需要有信用体系、需要有担保、需要有为你提供服务的这些机构,如果直接融资,我们这儿有几条是专门的,你可以直接发债,然后股票发行。股票发行,过去我们对发行公司的盈利是有持续要求的,你连续几年盈利才能上市,现在这个也取消了,降低你的门槛,你自己去上市,但上市以后怎么办?你的风险谁来承担?这就是我们说的市场来决定,就是你这个企业如果发行股票,到最后你完了,你自己承担责任,当然买了你这个公司股票的股民也要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向松祚:平均而言 大多数企业未来的融资成本会有所下降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今天有个词叫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什么呢?就是波浪式的,什么叫波浪式的?就是像水波有高有低,始终处在动态。央行降低基准利率,实际上它是把水平面降低,但是在水平面降低的时候,有的企业,比如说企业经营成果很差、风险很高,信用评级很低,那这个时候你的贷款利率可能比以前还要高,但是因为平均的水平面下降,所以平均而言,绝大多数的企业未来的融资成本会逐步的有所下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降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务院的十条非常关键。就是说你要直接融资,要增加企业的资本金,有些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要补充自有资本金,更多要依靠自有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