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来,公司从韩国申报进口了37个集装箱的尼龙-6切片原料,得益于海关的通关一体化改革,我们的物流成本降低了约15%。”晓星化纤(嘉兴)有限公司报关员吴媛君说。 9月22日,长三角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为企业进一步提高产能和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据悉,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施日前已满一个月。这项改革旨在落实国家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由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5个海关率先启动。长三角地区五个海关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作业平台,形成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改革实施一个月以来,系统运行平稳,现场业务有序开展,各海关、各业务条线间的联系配合顺畅,跨关区协作机制逐步成熟。首月共申报一体化报关单261万余票,其中企业选择在上海海关申报166万余票,在南京海关申报53万余票,在杭州海关申报8万余票,在宁波海关申报31万余票,在合肥海关申报19000余票;区域审单中心专业审结报关单近8万票,占报关单总量的3%,其中上海分中心审结4万余票,南京分中心1万余票,宁波分中心2万余票,三大分中心外转至杭州海关90票,合肥海关12票。 吴媛君说,走上海口岸通关的货物,可以直接选择在嘉兴海关办理申报放行,无需再到上海口岸进行放行盖章确认,她可以直接凭嘉兴的放行信息到外高桥港区提货。“这样一来,从申报到提取货物所有通关手续所需的时间,又能缩短至少一个工作日。” 在大力提升企业通关效率的同时,一体化改革的效应也在辐射物流等相关行业。安吉川达码头是浙北地区内支线运输的主要集散中心,1月至9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2万标箱。公司关务负责人吴云龙说:“海关一体化改革不仅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也提高了我们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现在从上海洋山出口的企业相当于增加了两天的提前申报时间,在属地就能完成所有通关手续,实现了口岸向内陆的有效延伸。这为下一步湖州国际集装箱内河支线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俗地讲,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让企业自主选择申报地,形成了‘多地通关,如同一关’的通关新格局。”嘉兴海关监管通关科科长吴红玲介绍说,“这种通关模式,不改变企业物流路径,却营造了可预见、低成本、高效便利的通关新环境。”据嘉兴海关统计,自9月22日改革启动以来,嘉兴地区共有46家企业享受到一体化通关便利,233余批货物顺利通关,总额超30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