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生了质的变化。商业银行在信贷限制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拆入资金来配置票据等非标信贷资产,从而创造出名目繁多的同业业务,其规模也因此急剧膨胀。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速扩张的原因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增速迅猛,平均每年涨幅达到了21.6%。截至2013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总计达9.92万亿,同业负债总计达11.7万亿;两者占总资产的比重和总负债的比重分别是10.61%和13.36%。其中,同业资产相较2006年增长了6.2倍,同业负债相较2006年6.6%的总负债占比也有很大增长。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大概在20万亿左右。
同业业务高速扩张的原因如下:
首先,“金融脱媒”的压力迫使银行发展同业业务。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现象开始显现,由此导致银行存贷款量减少,传统盈利模式遇到挑战。一方面,银行为留住客户、吸引资金,需要开拓挖掘一些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银行为避免被直接融资取代,需要发展直接融资的新业务。鉴于这两方面的需要,同业业务的扩张势在必行。
其次,同业业务具有“类贷款”特点,同时较一般贷款业务优势明显。比如,同业业务较一般贷款的风险权重要低得多。相比于一般贷款的资本杠杆率,同业业务将是其4-5倍。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同业资产高收益率,由此给银行带来了套利空间;另外,由于监管机构对银行信贷的额度、贷款的行业投向监管较为严格,而同业资产不纳入存贷比考核,同业存款大部分也无需缴纳准备金,银行为了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非信贷类融资。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面临的风险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急速扩张的同时,却由于许多数据难以在统计报表上体现,缺乏透明性,从而面临以下风险:
(一)成为国企、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投资回报率低下。目前,银行信贷已无法满足国企、地方政府强烈的融资需求。而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总会想到办法满足这种需求。由此,一场发源于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并通过对接同业业务扩大盈利的金融创新得以展开。然而大量的社会融资,都透过地方政府投资在低效的建设上,导致投资回报率低下。
(二)导致“资金空转”,弱化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很多银行热衷于利用重复“存入保证金—开票—贴现—再存入保证金—再开票—再贴现”这一方式来虚增存款,导致口径内社会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增加的资金却只是在金融体系中“空转”,并没有支持实体经济,难以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抽屉协议”作为隐性担保长期存在,加剧信用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在实际买入返售的过程中,一些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多数为信贷类资产,且通常质量较差,潜在风险更高。那为什么“买入返售”类业务还能做得如此声势浩大呢?原因就在于隐性担保,即我们经常谈到的抽屉协议。
所谓的抽屉协议是指各地分支行在开展买入返售业务时,为了打消参与交易的银行的疑虑,会提供给对方一个装有己方分支行承诺函的、密封好的信封,以增强对方的信心。但抽屉协议的法律责任的认定很模糊,一旦信托受益权出现了问题,银行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就会存在法律纠纷。这样一种隐性担保所暗含的信用风险无疑是银行的一枚定时炸弹。
(四)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大幅增加。
同业业务中最严峻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它是由于期限错配所导致的。金融机构寻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虽然会创造一定的流动性,但是这种流动性很脆弱,反而会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增大。一旦银行寻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过度,流动性风险就有可能爆发。2013年6月的“钱荒”便是同业业务大规模膨胀,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集聚、爆发的重要体现。另外,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使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来往更为紧密,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关联性也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的应对之策
正因为面临上述风险,如何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一)修订完善监管制度,杜绝监管空白地带,尝试建立专门针对同业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比例限制的监管指标,避免同业业务的过度膨胀。
(二)完善存贷比监控工具的使用:取消季末存贷比考核标准,设计一个更加全面、完善的流动性考核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银行季末“冲时点”的情况;考虑减小存贷比在监管中的重要程度,设立新型的、针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指标,并足额计量风险加权资产和计提拨备;考虑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设立差异化监管指标。
(三)加强风险管控,防范金融风险在各机构间传导。在执行巴塞尔委员会大额风险敞口监管框架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同业授信的管理,应严格按照自营贷款的标准,进行投前充分调查和投后妥善管理以严控风险。
(四)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使得价格型监管工具能够尽快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