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粮食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从2004年开始,中国粮食连续十年增收。那么,未来粮食生产到底如何能够继续丰收增产?农业的科技又如何能够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道路上,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世界粮食日,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郑风田:科技和政策是我国粮食丰收的核心原因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第一个是科技,第二个是政策。比如原来很多低产田经过改造,粮食产能可能要提高好几倍,那么科技政策是确实,尤其新品种还有各种机械,还有灌溉等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政策也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记得十几年前比如说农业种粮食,农业税挺重,很多农民可能就不种了,赚不到钱,那么这些年从刚开始一年补1000个亿,后来每年增加1000亿,现在去年涉农资金投入已经1.4万亿了,这实际对整个农业发展很重要。农民确实靠种粮食还能够收入不错,尤其在规模扩大之后。所以实际上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一直是我国的过去粮食丰收的一个核心原因。
从进出口来讲,我们整个国家粮食的结构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调整,我们进口了很多大豆,但我们节约了3到5亿亩耕地,我们要种大米。比如我到东北去,他最好的地一定要种大米,差一点的地种玉米,最差的地才种大豆,为什么?因为东北的大米一年只有一季,全国人民都愿意买东北大米,因为好吃,它基本上没什么农药,所以这是我们进出口的结构。另外从大粮食和小粮食的概念,小粮食主要是说谷物,传统的是小麦,玉米,大豆这些。从大粮食的观点,我们国家进步会更大。过去我们可能以粮为纲,专门吃粮食,实际上现在这些年肉、蛋、奶、水果、蔬菜大量增加。我最近给农业部渔业局做一个课题发现,实际上我们国家渔业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可能吃鱼是很金贵的,现在一年四季什么肉都可以吃,种类很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原来小麦,一亩地可能几十年前就一二百斤,现在我们好的技术,稳定的1000多斤没问题了。水稻也是,你看水稻,袁隆平搞的高科技,一亩地几公斤,这些都是要靠背后的良种化,而优良品种育出来,它都需要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靠传统的这些刀耕火种是不行的,它背后都是现代性的各种育种技术,还有栽培技术。比如说一个好的良种育出来了,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一种栽培技术,所谓栽培技术,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密度多少,通风透光条件等等,这都需要农艺技术,这种技术应该是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相比也是最发达的之一。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叫索尔斯,他就提出农业要真正的发生改革必须要向农民投资,如果小农的知识文化水平高了之后,他掌握新技术,或者是采纳新技术的意愿会大大提高,这样农业也能够发生革命。他因为这个观点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向小农投资,改造传统农业。
刘戈: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是焦点 还需保持警惕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技术的不断的进步,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南方不断的让水稻的单产量有新的突破。从总体和全世界来比的话,中国的农业虽然总体上相对落后,但要是论主粮的单产那和全世界的哪个国家比都不差。但是我们在畜牧业,在奶,蛋,肉这些方面,还有其他更广泛的范围内的话,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些方面也需要靠科学技术来进一步的进行提升。现在来看,无论是所谓的主食还是副食,从大的食物概念上来说,供应状况都发生了一个大的改变,都是越来越好,但在全世界范围来看,粮食安全问题还是一个需要念叨的问题。
从2000年开始,全世界的粮食价格,食物价格从指数上来看,这十来年的时间又增加了一倍。我们按照联合国给定的食物安全的概念来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到,买得起,能够满足健康生活所需要的营养和饮食偏好,那么这样随着价格的上涨,很多国家的很多低收入人群,在粮食安全上面还是有问题的,所以警钟还得长鸣。
郑风田:生产安全的食物 要让农民掌握高新技术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要让农民掌握这些技术,比如前年就专门就农业科技做了一个一号文件,核心就是说我们过去的农业推广体系,在市场的大潮下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国家现在提出把这一套农业推广体系建立起来。由于是公益性的推广体系,比如让农民掌握这些技术,这些技术在科研院所搞出来之后并不是一下子就被农民掌握了,怎么才能让农民了解这些新技术,新技术还有一定的门槛,并不是说拿了新技术就会用,所以你得告诉他怎么用,我想一般的把这些技术掌握之后,所有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就都解决了。
我昨天在看一篇文章就讲,实际上对农民来讲,生产安全的食物他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投资的,这些投资都是一些技术,这些技术标准他掌握了之后,可能就生产出来了。如果没有掌握,可能就出问题了。那么怎么让农民掌握好现代化的这些技术,国家这几年投入了不少的力量,比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种各样的公益性推广体系等等,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国家分散的小农就可以用上这些高新技术。
刘戈:让农业从最传统的行业变成高技术行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像美国,他的农业从事人口只有1%,像欧洲都是5%以下。你从里面的从业人员结构去看,真正的搞田间管理的,人数是非常少的,剩下的人都是在搞什么呢?搞农业机械的是一大块,搞种子研究的是一大块。你如果去考察一下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他搞技术的这些人和直接干粗活的这些人的比例来说,它真的就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它跟很多的生物医药和很多电子产业的人的构成是一样的。我相信我们国家也需要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一个转化,就是说让农业从一个最传统的行业变成一个高技术行业。
其实中国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的技术,无论是育种技术还是培育技术都在提高。事实已经证明,中国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并且还在为世界作贡献。我去过袁隆平的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就看到连续的国家投钱办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杂交水稻的培训班,越南的,孟加拉国的,菲律宾的,包括非洲的这些国家,一期一期已经办了十来年,那么这些人才回去以后,对当地的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包括一些科学家,还有一些农业方面的官员。中国有五千年的农耕技术,同时现在又有整个的实践体系,如果和世界各国能够合作,除了在保证他们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也在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再者,技术使用,不光是研制有门槛,使用也是有门槛的。现在我们的土地过于分散,当越来越多的土地相对集中,比如说家庭农场,或者是一些合作社,才更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普及。
郑风田:在恶劣的环境下解决食物问题 中国更有发言权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这几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研究做的很好,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不好的资源条件下还把中国这13个亿人的温饱问题解决,所以怎么在很恶劣的环境下解决食物问题,中国可能比欧美这些国家更有发言权。这些年有很多中国人到非洲去,原来可能主要是做建筑的,结果发现非洲的超市蔬菜很贵,那有些人就开始在那种蔬菜,非洲的农民一看菜还可以这样种,慢慢的非洲人也跟着学起来。实际上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家庭经营,还有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对非洲的农民启发很大。比如非洲很多地方不吸引新品种,基本上就是随便撒到地里就行了,中国的农民一定是精耕细作,所以中国这样一种农业的做法,尤其是农民到非洲去做了示范之后,非洲农民发现这样粮食产量和质量都提高很多。
我想中央已经有一种布局,就是说通过一种农业的科技化,通过各种各样的农民培训,通过完整的体系,才能够进行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