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4-10-17   作者:记者 张涛 关桂峰 高博/石家庄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禁令之下数量增近2倍 2.疯长背后存保护伞 3.公款消费热情不减 4.高尔夫球场两宗罪:高耗水、高污染

  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并清理已建、在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此后10年间,国家层面已经下达10道禁令,却仍然没能挡住其疯长之势,一些央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统计,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已经从2004年的178家,增加到2013年的521家。

  禁令之下数量增长近2倍

  2006年,国土部和发改委将高尔夫球场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等11部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整治对象超过400家……
  10年10道禁令,却没能挡住国内高尔夫球场的疯狂生长。国内知名专业高尔夫管理集团公司——朝向集团今年发布的《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为178家,截至2013年共有高尔夫场521家。其中,2009至2013年期间数量净增长173家,2013年数量净增长47家。
  在高尔夫球场违规建设中,央企也参与其中。审计署近日集中披露的央企审计报告显示:中国烟草总公司所属红塔烟草和云南红河投资有限公司自2008年至2010年投资6.81亿元建成的高尔夫球场仍未按规定清理处置,共占1728.45亩;中冶集团两家下属公司也牵涉其中,其中一家投资5.76亿元、租地1640亩违规建设锦标级18洞高尔夫球场及配套设施,另外一家投资8488万元、占用农业用地860亩建设高尔夫球场。
  民间环保人士胡勘平说,北京是“重灾区”,高尔夫业内比较通用的说法是,北京市9个洞以上的高尔夫球场六七十家。
  《经济参考报》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北京不少河流附近都建有高尔夫球场,如清河附近的奥园高尔夫球场,北小河附近的北苑高尔夫球场。从谷歌地图上,记者还发现了西四环外南旱河西侧的香山高尔夫球场、颐和园西门附近的玉泉山高尔夫俱乐部等十余处高尔夫球场。
  这些高尔夫球场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耗水和污染。据了解,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年均用水总量约40万吨。
  北京一家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透露,过去用水价格不高的时候,有俱乐部就为了少交费用偷盗农村的井水,现在水价提高了,这种现象应该更多了。
  “一个占地1000亩的18洞高尔夫球场每个月施用的氮磷钾混合肥、杀菌剂、杀虫剂至少13吨,而这些化肥、农药被草坪吸收的不到一半,大部分都随雨水从阴沟暗槽里流向附近的水库、河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尹澄清说。

  疯长背后存保护伞

  出于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等方面考虑,北京市今年发布《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其中规定全市都不得再新建高尔夫球场。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对寥寥数言的“京版禁令”仍存在一些担心。他们认为,关键是打掉背后的保护伞。
  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草坪学会主席韩烈保教授说,京津冀地区十年前差不多只有50来个高尔夫球场,目前这一数字已经突破百个。
  北方一个县的国土局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高尔夫球场中很多都将营业执照注册为体育会所、住宅区健身会所、商务俱乐部、商务会所等,不会出现“高尔夫”等字眼,有的甚至根本不走任何手续。
  在位于华北某市北部中华大街、胜利大街交汇处,一处中央河心岛上,一个高尔夫球场伴随着低容积率的别墅项目正在建设,而其对外的称呼是“生态公园”。
  在另外一个县,一个名为“神湖四季生态园”的建设项目正在施工。当地多位村民说,这个占地千余亩的项目打着生态农业园的旗号建起了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尔夫球场。县国土局负责人说,目前生态园内的高尔夫球场没有审批手续。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高尔夫球场是开发商用来包装、提升住宅项目的工具,盈利要靠其背后的住宅项目,没有住宅项目的支撑,高尔夫球场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
  一个高尔夫球场,其实是开发商牟取暴利、地方政府渴望政绩形象等诸多利益冲动的交汇点。一些地方政府认为,这样的项目可以加快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就这样,一批批违法的高尔夫球场在国家一阵阵喊打声中,如春笋般冒出、生长、经营、壮大。地方政府不仅有建设的冲动,甚至还要帮助消除违规痕迹。

  公款消费热情不减

  强大的需求也是高尔夫球场不断疯长的重要因素。中央2012年12月出台“八项规定”后,从中央到各地,早已三令五申禁止以公款购买高尔夫会员卡或支付打球费用,但是,国企公费购买高尔夫球卡用于接待或供企业高管使用,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近日,中纪委公布中央巡视组对中粮集团的巡视反馈意见,提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够严格,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等奢侈浪费问题突出”;审计署近日披露的央企审计报告也显示,华润集团公款列支高尔夫消费211万元。
  深圳市纪委今年5月对国企持有高尔夫球卡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调研,确认部分国企购买了一批高尔夫球会员卡,有的购买价达139.8万港元,年费数万元。更有甚者,个别国企购买了10多张高尔夫球会员卡,且将持卡作为班子成员的一种待遇。
  在位于河北涿州的京南高尔夫俱乐部,一位管理人员说,从2007年创立至今,虽然地处河北涿州,但吸引了大批会员,其中既有商业精英,也有政府官员,会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北京。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北京东四环附近一家高尔夫球场的停车场看到,停满了京牌车,多为奥迪等豪华小轿车。一位接待人员说,目前已经客满,里面有央企会员单位在接待客户。
  公款挥杆的还有政府官员。2013年底,中央纪委通报的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中,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用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旅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位于华北某市中心的一家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向记者炫耀,多位退休的领导担任俱乐部的主席、名誉副主席等职务,背景很深。现在风声紧,重要的在职领导过来打球,他们一般就不对外营业了。
  在北京五环外一家高尔夫球场,一位工作人员说:“这里一般不对外营业,球场不挂牌、不宣传、不卖票,接待的都是重要‘领导’,只有接到老板的电话批准才允许进去打球。”
  禁令之下仍在野蛮生长的高尔夫球场,挥杆击中的是政策的严肃性与政府的公信力。不少专家建议,应该将清理整顿高尔夫球场“保护伞”作为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还有专家建议,有必要对高尔夫球场进行一次普查,对假借体育会所、健身会所、商务俱乐部等名义违规建设的严肃查处,对违法侵占耕地的行为坚决纠正。

  高尔夫球场两宗罪:高耗水、高污染
    记者 关桂峰 张涛/北京 石家庄报道

  高耗水、高污染是高尔夫球场备受诟病的两宗“原罪”。业内人士说,掐住了高尔夫用水的命脉就等于断了高尔夫的路。记者调查了解,近些年,高尔夫球场在各地遍地开花,一些严重缺水不适宜发展高尔夫的地区也盲目建设,违规占地、高耗水高污染问题严重,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高尔夫球场“默契十足”。
  据了解,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年均用水总量约为40万吨。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专家王浩说,国内很多球场设计只重视观赏性和使用效果,对后期节水考虑过少。
  业内人士透露,在高尔夫行业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是,有的高尔夫球场抽取地下水作为草坪灌溉水源,有的建造在河道旁的高尔夫球场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水,有的球场内也有不少暗井,免费抽取地下水。
  不仅企图免费用水,更有高尔夫球场建设在河道、水库周边,甚至生态脆弱地区、极度缺水地区,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一些地方十分缺水,并不适宜建设高尔夫球场,却不计环境危害冲动上马。”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赛事总经理李红说。
  在北京,有的高尔夫球场侵占永定河等河道,虽然经过多次治理,侵占河道的情况有所收敛,但是仍有高尔夫球场没有退出河道和饮用水水源地。去年,北京市曾要求退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6家高尔夫球场,但是业内人士透露,也没听说哪一家退出了。
  高尔夫球场看上去绿草茵茵、青翠光鲜,然而其背后却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供给。
  “高尔夫球场的草完全是化肥农药养着,污染显而易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尹澄清说,尤其是位于水源地1公里以内的影响十分严重。
  距离北京清河较近的清河湾高尔夫的球场,于2008年正式营业,因污染环境,自建设伊始便受到当地村民强烈反对。
  环保组织志愿者王京京曾对清河做过整体调查。调查显示,清河下游河水氨氮超标7倍左右,化学需氧量COD超标1.5倍。高尔夫球场带来的污染不但使球场的土壤带有农药残渣,而且经过降雨或浇水,农药残渣会渗入地下,威胁到地下水的安全。
  在北京某高尔夫俱乐部工作的销售经理王先生说,草坪必须要保养,得看上去青翠养眼,要不谁还来打球。现在俱乐部也在使用一些污染少的施肥剂,但是成本高。
  在政府禁令难以有效阻止高尔夫球场疯长的背景下,各地酝酿提高水价,以大幅提升高尔夫行业用水成本。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将高尔夫用水纳入特殊行业水价管理,大幅上调高尔夫球场用水价格,用水价格从每吨61.68元统一上涨至160元。
  水价提升让球场老板们“倍感压力”,也促使了球场自身挖潜节约用水。据李红介绍,现在行业内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水价和节水,不少老板觉得生存都困难了。
  按照北京市调整后的水价,一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水费每年平均近5000万元。个别球场因无力支付高额水费不得不“关门”。
  位于北京远郊的九松山高尔夫球场因为用不起水,一大片草地都变黄了,只能关门歇业。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据了解,该球场周边缺水,当时投资者建设球场时也没有充分考虑用水问题,以为用自来水、地下水浇灌就可以满足需要。但是今年5月水价上涨后,用不起自来水了,就到附近村里买水,再后来就只能勉强浇果岭或发球台。加之近期生意冷清,付不起水费,只能关门考虑另谋他业。
  “高尔夫球场的节水学问很大,在美国,球场耗水量只有我们的一半左右。这和球场设计、蓄水能力、草种的选择、养护管理等方面都有关。”李红说。但是根本原因是,高尔夫球场行业管理监督失位。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球场管理粗放,有的老板根本不懂这一运动看着能挣钱就投资,因为有“关系”就建起来了,自然也不懂得节水的方法。而高尔夫球场建起来后却没有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往往缺位,水务部门来查不合理用水,往往也是没有真正的“动作”,所以有的高尔夫球场就一直在抽取免费的地下水使用。
  业内人士建议出台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对不适宜建设高尔夫球场的项目应坚决堵住。李红建议,行业标准首先应包括环境标准,包括水资源评价、生态环保评价等。在美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前期是由几百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进行评审、设计,根据滩涂、盐碱地、坡地等不同地质环境,采用不同的球场设计和节水办法。国内应当借鉴这一办法,规范球场选址、节水设计、完善节水办法。
  同时,应建立完善建设在河道泄洪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涵养区等地的高尔夫球场退出机制。
  专家认为,水源地的污染往往是不可逆转的,要对高尔夫球场进行严格的污染监控,并坚决退出水源保护区。要严控化肥农药施用,禁止施用高污染、高残留的农药;完善球场防渗设施建设,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水源安全等。
  此外,受访专家都提到了要加强执法监管,严抓偷水、费水的行为,要对于偷采地下水、购买农村用水、浪费水资源行为加强执法,高限处罚。
  李红建议,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团制定取水定额标准,对果岭、发球台、球道、半高草区等不同功能区规定不同的取水定额,同时针对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的不同,定额也不尽相同,以此核定球场合理的用水量,超出部分要多征收水费,以促进节约用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