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进口搅乱国内“糖周期”
——我国糖市持续低迷问题追踪(下)
2014-10-14    作者:张周来 吴小康 钟泉盛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眼下我国糖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除了自身成本居高不下之外,外部原因主要在于关税配额难以阻止低价外糖大量进口,国家食糖收储制度因缺乏针对性、效果不彰。不少糖业界人士疾呼,短期内政府需加强协调、加大对糖企的金融扶持力度,助其渡过难关;从长远看还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调控机制,提升调控针对性和有效性。

  大量低价外糖进口搅乱供求打压国内糖价

  国内糖业界通常认为,糖价“涨-跌-涨”大致以3年为期,俗称“糖周期”。广西糖业局副局长张鲁宾介绍,这几年国内产糖量均小于消费需求量,属于略有缺口、产不足销,2012/2013榨季全国需求缺口近90万吨,但每年进口糖总量远超这个数字,大大扰乱了国内食糖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国家每年还要花很大代价来收储。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我国食糖进口量大增,当年食糖进口量达到292万吨,2012年达到375万吨,2013年进口糖猛增到454.59万吨,创历史新高,接近国内产量的三分之一。今年1-5月我国进口食糖130.94万吨,同比增长6.7%。有业内人士透露,统计数据还不包括走私糖在内,“尽管难以说清具体数目,但业内都知道这一情况比较严重。”

  有关人士指出,“糖周期”紊乱背后是大量国外糖的涌入,造成国内糖市由供求基本平衡到供大于求。自2011/2012年制糖期开始,糖价从每吨7800元的高位一路下跌至目前的每吨4300元左右,期间没有任何起色,“糖周期”已破。

  我国加入WTO后每年食糖进口的配额为194.5万吨,配额内关税15%,配额外关税为50%。由于国外食糖成本明显低于国内,即便加上关税和损耗,其抵岸价也比国内糖便宜。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农务副总裁钟植友说:“若按目前每吨4300元左右的现货价糖厂肯定是亏本的,但国际原糖在配额内进口加工后却仍然有赚头。”

  由于进口差价利润的存在,近几年来我国原糖产能扩大问题突出,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全国原糖年加工能力2010年以来已增加到700万吨以上。“这意味着即便国产食糖供给减少、需求出现增长,也将很快被进口糖填满,国内糖业连依靠丰歉循环短暂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南宁糖业董事长肖凌说。

  近年食糖收储缺乏针对性、成效不足

  为稳定食糖市场价格,近几年国家每年都启动收储计划,但由于具体操作环节不够完善,其成效受到质疑,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临时收储计划的效果有限。

  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焦念民等人认为,临时储存计划只是暂缓食糖上市时间,长期来看由于大量外糖进口、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仍在,为期半年的临时储存相当于把市场压力往后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

  广西糖业协会统计显示,2012年和2013年国家4次启动收储,共从市场上收储230万吨食糖,但这两年里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的广西市场,实际收储只有43.33万吨,仅占收储总量19%左右。

  “广西作为最大的产糖基地所占收储份额很少,我们发现实际收储大量来自进口原糖加工、贸易流通环节。”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分析指出。

  “这项原本是维护蔗农利益、保障国内糖业健康发展的调控政策,已逐渐演变为国家出钱补贴中间贸易商、进口原糖加工企业而不是主产区制糖企业。在目前国内外糖价倒挂情况下,大量收储外糖反而刺激进口,并使得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农光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收储计划已开始调整,2013/2014榨季300万吨国家储备糖的政府贴息项目中,作为主产区的广西获得190万吨配额。

  产业“闯关”尚需综合施治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推进良种良法、完善水利条件、规模化经营、提升机械化水平等措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但在此之外政府既要应着眼于化解当前困局,合理控制配额内进口量,防止当前出现行业性、系统性风险,又要着眼长远需要采取系列综合政策措施,提高国产糖应对风险能力。

  一是建议加强对食糖进口配额的管理,采取必要措施合理控制进口糖的规模数量。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副总经理唐绍雄等人建议,国家应完善进口食糖配额政策,优化食糖进口配额的分配、使用机制等,根据国内主产区的实际产量情况合理安排分配比例,严格控制进口原糖加工项目扩张,有效发挥进口配额调节市场、保障供应的功能。

  二是建议调整目前的收储政策,参照棉花、大豆等在主产区试点实施目标价格政策。广西糖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钮公藩等专家指出,国内外农产品价格严重倒挂,现有收储政策很不合理,相对而言目标价格政策对市场干预更小,财政政策调整也会更精准。焦念民等人认为,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食糖产业中推行目标价格制度是可行的,当价格低于红线时政府由补企业改为补糖农,对产业稳定发展更有作用。

  三是部分人士建议对目前过于固化的蔗区管理办法进行改革,局部试点适当放开甘蔗收购。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我国食糖主产区大多采取固定划分糖厂原料区域、政府定价、企业保价收购的办法,但这一办法也存在政府定价失当、糖农获利有限、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企业负担过重等弊端,且产业难以集约整合。

  广西永凯集团董事长赖可宾建议,可试点适当放开划分原料区域,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种植户可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确定种植规模、品种,企业则可根据原料供应情况调整生产计划,有助于促进糖业结构转型升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国际糖市低迷殃及国内糖市量价同步下滑
· 收储落地 糖市“三问”何解?
· 连续抛储糖市出现分歧
· 供应紧张非现阶段糖市主要矛盾
·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 短期糖市将走出剧烈震荡行情
 
频道精选:
· 【思想】公交调价关键在优化资源配置 2013-06-14
· 【读书】探求经济金融化时代的新型价值机制 2014-10-14
· 【财智】博弈空间收窄 防御品种受推崇 2014-10-14
· 【深度】山东一投资数千万水利项目建成就报废 2014-10-1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