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恐惧
不管中钢集团逾期贷款的规模是否仅有6.9亿元,但单笔逾期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已经形成,市场对于中钢集团的预期也在迅速成型。
日前,有消息称,中钢集团已经和一些银行达成了展期或部分还款的约定,但由于贷款逾期造成了各家银行“不得不”适度收紧授信。
“目前银行的对公业务主要是做批发,虽然比起以前稍有减弱,但大客户,尤其是大央企依然是银行的重点,传统银行对公业务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央企的信誉度总比民企要好,况且还是大型国企,不可能说倒就倒。”一位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分析称。
而事实上,钢贸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近年来推高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力量,钢贸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成为各家银行不良主要集中区,一些银行这些地区的不良率甚至达到了总体水平的两倍。
在2014年的半年报中,多家银行也直言钢贸对于资产质量的拖累。如平安银行称其“受钢贸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联保互保等因素影响,不良增加较快,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一定程度上升”。
但对于钢贸贷款的具体情况,各家银行在半年报中透露的信息并不多。
“其实已经在有计划降低钢贸信贷的投放了,只不过这些企业大多是大型企业,资金链紧绷,一旦集中抽贷必然破产,社会影响很大。”一位国有银行的人士表示称。
工行曾在其2013年年报中特别提及,“对钢贸领域客户进行专项标识和名单制管理,实施系统刚性控制和月度专项监测,积极化解钢贸领域信贷风险。”
此次,中钢集团逾期风波一开始,工行就回应称,“中钢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在工行的融资余额占其全部金融机构融资余额的比重不足1.3%”。
股份行中,中信银行2013年年报中提及这样一组数据,称其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动退出政府融资平台、光伏、钢贸等高风险客户2386户。
就现有的信息而言,中钢集团的借款往来基本集中于银行,而规模居前也主要是大中型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末,中钢股份的几十家贷款行中,中行、国开行、农行、交行规模居前,并远远超过了其他银行。
而在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贷款余额较多,但最多的浦发银行也仅为5.64亿元。
在城商行中,盛京银行的贷款余额最多,为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