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智慧城市建设,往往离不开“顶层设计”、统筹决策这些概念,而专注于能效管理的施耐德电气却提出“自下而上”建设智慧城市,并在四川和江苏举办了两场线上智慧城市创想征集活动,从而使“智慧城市”这一“高大上”的概念变得“接地气”。 “从智慧城市角度来看,区域和区域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差异非常大,施耐德电气应对的方式是本地化。”施耐德电气全国销售部总裁曹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施耐德电气进入中国之初,重心一直放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绝大部分工厂都在东部。而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包括成都在内的二、三线城市对施耐德电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城市正处于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的阶段。施耐德电气近两年在西部地区设立了多个办事处和分销中心,在产品制造、研究及开发等方面也加强了投资,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 2013年年初,施耐德电气在成都设立了其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分公司,旨在向当地客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本地化程度越来越高,也成为施耐德电气在西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其总体还是区域经济的规模、特点和需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的不断发展为施耐德电气带来了更多机遇。”曹玮表示。 今年夏天,施耐德电气在四川和江苏举办了两场线上智慧城市创想征集活动,吸引7000多人参赛,浏览人数已经超过200多万。有94%的网友对交通问题感兴趣,87%的网友关注大气污染,关注水污染有76%。“这代表了一个大众的诉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间接的影响决策者,让决策者在考虑未来的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建设的时候,考虑到这些需求。” “从做产品到做解决方案,再到智慧城市,施耐德电气一直在能源的有效使用上做文章。”曹玮表示,“智慧城市,其实仍然是围绕着效率展开的。面对城市人口增加、基础设施老化等尖锐社会现象,智慧城市应当实现节能增效,提升城市运营效率,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吸引力。” 为什么会提出“自下而上”建设智慧城市?曹玮解释说,施耐德电气本身是做产品、做解决方案的,所以早已有大量和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系统。目前施耐德电气智慧城市的概念包括智慧水务、智慧建筑、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公共服务等,每一个板块都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互相融会贯通。当交通、水务、能源、建筑都能智能运行时,城市的运行也就达到了智慧标准。 据介绍,施耐德电气提供的智慧城市方案平均可以实现高达30%的节能,减少高达15%的水资源流失,减少高达20%的旅行时间和交通延误,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城市的和谐、宜居发展。 曹玮说:“施耐德电气的解决方案比较接地气,只要下了订单,马上就能装上,装上马上就能用,马上就能生效,在日常运营中马上就能得到优化。这种独特的自下而上运营模式会保障城市改造的可实施性以及城市运营的流畅性。针对于城市发展中的出现的问题,施耐德电气整合OT(Operation Technology)和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技术,集成合理化的解决方案,有效的提升城市能源利用率和灵活性,实现城市运营完善化、快捷化、智能化。而这种方式,能让我们非常灵活地去面对各个客户、各个地区的差异,比如东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城市特色等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