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2010年双方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从2004年双边贸易额1059亿美元飞跃至2013年的4436亿美元……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里却呈现出世界贸易版图中少有的亮色。
东盟经济潜力巨大
受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影响,东盟国家今年的增长呈现稳健但保守的势头。根据今年最新一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度经济展望报告,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2014年度经济增长率由之前预期的5.0%下调至4.6%。不过,依旧看好东盟五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对东盟五国2015年度的增长预期也由之前的5.4%上调至5.6%。
与此同时,新加坡金管局近日发布的一项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的经济分析师对新加坡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中位数为3.3%,低于一个季度前3.8%的预测。
不过经济体量较小的缅甸和老挝的经济增长率仍然较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对缅甸本财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至8.5%。世界银行虽然将老挝的经济增长预测从去年8.1%作了下调,但仍然有7.5%之高。
前东盟副秘书长、中国-东盟商务协会主席普什帕纳坦·孙德拉姆表示,2013年,东盟十国GDP总量为2.3万亿美元,2017年前东盟有望保持每年5%到6%的GDP增长率。尽管外围和内部经济都存在不确定性,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部分国家结构改革初显成效都使得东盟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未来东盟十国的经济增长仍然较为稳定。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上表示,亚洲地区仍然保持着增长活力,而亚洲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建设。
马来西亚前驻WTO大使苏普若玛尼表示,“我相信通过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未来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也使东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东盟理事会《201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2206.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占中国上半年总贸易额的10.92%,比重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
经贸合作平台面向全球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建成的自贸区。“除了降低关税,自贸区还改变了整个区域内资金、资源、人员和产业的再配置,同时也改变着双边企业的思维模式,让企业看到对方的广阔市场,甚至借助对方走向世界。”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中国与东盟各方面的合作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已经举办了11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毫无疑问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驱动核心”。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吸引了39.8万名客商参会,达成154.78亿美元贸易额,促进成了664.36亿美元国际投资合作;先后有52位国家领导人出席,204位各国部长级高官参会,同期举办了300多个重要论坛。
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投资峰会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下热度不减,并且更为开放。以往,东博会主要面向服务东盟10+1,不过顺应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变化,此次博览会已经向服务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跨出了重要一步,澳大利亚成为特邀贵宾国。从本届起,每年东博会都将邀请一个东盟以外的RCEP成员国担任东博会的特邀贵宾国,从而密切中国和东盟商界与区域外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经贸实效。
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如果RCEP谈成,将涵盖超35亿人口,GDP总量占全球的1/3,所涵盖的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韩国驻华大使馆商务一等秘书金贤哲对媒体非常乐观地表示,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的平台,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RCEP市场占有世界贸易市场30%的份额。
事实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投资峰会不但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平台,推进着自贸区的发展,而且还是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并进一步走向世界的一个渠道。
合作参展项目成果显著
从第一届东博会以来,每到9月,南宁都会迎来全球各地的贵宾。根据组委会的通报,今年报名参展企业申请展位超出规划的30%,实际参展企业2330家。外国参展企业热情很高。仅南宁会展中心的外国展位就占总展位数的42%。一些企业已经连续参会,而像中国铝业这样的龙头企业也纷纷参展,阿里巴巴的参与更是为博览会带来了活力。
参展商品从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工艺品及珠宝饰品到家具家居及品牌展品应有尽有,今年区域外投资采购商较上届增长了14%,达到约80家。除了东盟国家外,还有来自欧美、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会上,各类投资招商推介会、企业家交流、东盟及国内专场采购对接会、研讨会目不暇接。而除了以往的合作领域,中国与东盟在现代农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有不少展示。台商冯先生就对记者表示,这次他们组团来推介台湾的精细农业。
国内企业合作也得到深化。在东博会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订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00个,签约企业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集中签约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一是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本次共签订了78个东部产业转移项目,项目平均规模约8亿元人民币,明显高于历届。二是第三产业成为签约主导,第三产业项目较上届增长50%。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大,项目起点高。三是各地企业参与热情高。除东部外,中西部项目也遍地开花。
在9月12日至1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达成“南宁共识”,提出先行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道等通道建设,加快实施客货通关便利化设施,实现道路联通。
在本届东博会和商务投资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还倡议将明年确立为海洋合作年。学者认为这意味着中国东盟合作将从陆路推向海上。
本届商务和投资峰会上举办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市长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宣读了《关于携手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南宁共识》。
可以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大舞台,影响力渗透经贸、外交、文化等多个领域。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评价说:“博览会伴随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而生,服务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搭建了将政治外交、经贸、人文融为一体的全方位合作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