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
网民认为,景区门票越调越高背后,是门票经济逐利驱动、利益主体画地为牢。网民指出,景区票价要体现公益性,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旅游业不是门票业,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破除利益短视,做强服务链条,谋求旅游业转型升级。
景区门票“涨声一片”
“去年瘦西湖门票从60元翻了一倍到120元,今年3月起又涨到150元一张,出去玩真是有些吃不消。”网民“小白领”说。
网民“akifaye”愤愤地说,还能不能好好旅游了,景区票价每年都涨,而且涨价幅度还不少,但是景区的体验越来越差了,人山人海,洗手间又脏,骗子小偷又多。
网民“小蹦儿豆”表示,国家管物价的人都去哪儿了?五一假期全国各个景区涨价都涨疯了,也没出来管管的。瞧瞧国外,有些景点都是免费的,这么多年了,差距怎么越来越大呢?
网民“磨皮擦痒-安顺”称,如果周边配套设施丰富,又何必在乎于门票,留得住人的是环境和氛围,而不是门票!门票只能让游客玩一次,而留得住人的话,景区收入将大大超越门票。
票价应体现公益性
有网民认为,景区门票价格飙涨,对游客的感受和承受力还欠考虑,高票价会抑制国内旅游需求,门票定价机制应回归公共性定位。
网民“张辉”表示,景区门票价格的快速上涨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景区是依托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其属于半公共产品或者说是准公共产品。随着景区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开发,门票价格出现了过快增长。应该看到,过高的景区门票价格会抑制公民国内旅游需求。”
网民“任鸣”认为,目前一些景区以“涨价限制客流”为名调高票价,但实际上这些景区多是垄断资源,游客根本没有别的选择。这说明高端景区在定价时对游客的感受和承受能力还欠考虑。定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但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督。景区门票定价机制应回归公共性定位。
网民“刘思敏”表示,在现有体制下,景区收费模式应基于“成本+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而且这个原则的执行必须以财务信息的透明、可核查为基础。景区应定期公布第三方审核的财务报表,使其经济运行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总体来看,景区票价应该体现公益性。”
摆脱“门票经济”依赖
网民认为,景区门票越调越高的背后,是门票经济的逐利驱动、利益主体的画地为牢。高额票价,换来了短利,吓跑了游人,与杀鸡取卵何异?旅游业不是门票业,破除利益短视,做强服务链条,让游人真正玩起来,旅游才能火起来。
网民“深山野老泉”称,用涨票价来做经营改善是下下策,门票经济过时了。需从传统看风光旅游转向休闲式旅游,把休闲式的生活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开拓核心景区周边的休闲目的地,利用原有优势扩大经营业务,才是可取的,也是有前景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旅游经济多元化,处于底端的门票模式即将被淘汰!”网民“道坚法师”称,旅游经济单靠门票收入维持形同竭泽而渔。真正的旅游,需要吃住行等服务才能满足需要,大量的服务业,可以带动一方发展。所以,取消门票是做强做大旅游经济的开始。
网民“刘思敏”指出,地方政府要适当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阶段,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优化游客情景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利益。网民“王衍”表示,景区应大力谋求转型升级,把“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