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查出3万多处油气管道隐患
不少仍“整而不改”
2014-09-15    作者:记者 李劲峰 王炳坤 程士华/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大连等地的输油管道爆燃事故令人触目惊心,但你不知道的是,这种油气管道的安全风险,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输油管道旁的锅炉里火苗正旺,占压管道的农贸市场内人来人往,油气管线直接从医院大门顶部穿过……种种油气管道安全隐患犹如一颗颗威力巨大的“地雷”。
  近期山东青岛、辽宁大连等地出现管道安全事故后,各地已排查出油气管道隐患3万多处。但受技术标准和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不少管道隐患仍处于“整而不改”局面。危险重重的管道隐患,还得“潜伏”多久才能彻底清除?

  管道旁烧锅炉是油气管道隐患典型缩影

  在辽宁辽阳县东堡村,一条输油管道旁不到5米处,一家印染厂的两台锅炉内火苗正旺,工厂生产照常。周边居民反映说,若遇上管道破裂漏油,后果不堪设想,“大伙都过得提心吊胆的”。
  管道旁烧锅炉是当前全国各地油气管道隐患的典型缩影。近年来,因油气管道安全隐患突出,致使山东青岛输油管道爆炸、甘肃兰州输油管道泄漏污染自来水等一系列安全事故高发。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到2013年间,全国直接因管线事故产生死伤事件就超过20起,死亡110多人。
  按现有法规和技术标准,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建筑与输油管道之间安全距离不宜小于15米。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城镇扩展和居民聚集,油气管线被建筑包围占压、安全距离不足等隐患问题较为普遍,一些场景令人触目惊心。
  在湖北钟祥,繁忙的胡集农贸市场内人来人往,很多摊主不知道脚下埋着已使用20多年的魏荆输油管道;在安徽安庆,输油管线穿越繁华市区,有的居民小区被管道一分为二,还有输油管线直接架在一家医院大门顶部。
  据国家安监总局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已达12万公里,能绕地球三圈,今年以来全国共排查油气管道各类隐患3万多处,平均每4公里就有1处隐患。作为传统石化大省的辽宁,排查出管道安全隐患多达2773项,其中重大隐患2397项,隐患数量居全国首位。
  因管道老化、监管困难,我国油气管道已进入事故易发期,千公里泄漏事故率年均4次。安徽省安监局一位处长说,这些管道隐患犹如埋在身边的“地雷”,一旦发生事故就极易出现人员伤亡,或大面积环境污染。

  明明知道隐患就是“整而难改”

  针对巨量的油气管道安全隐患,国务院安委会日前发出《关于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6月前,对排查出的全部重大隐患和形成密闭空间隐患完成整治工作;2016年6月前,隐患整改率达到80%;2017年6月,完成排查出的全部隐患整治。
  按进度完成整改任务,并非易事。业内人士介绍,管道周边堆放物品、搭建棚户等管道隐患相对容易处置,但涉及房屋拆迁、管道改线等“硬骨头”,则因标准、资金原因,处于“整而难改”局面。
  辽宁辽阳市太子河区近郊一家打火机厂建在原油管道上,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将易燃的装气车间搬迁,厂房原地加固方式进行整改。中石油方面专家则认为原地整改不符合要求,必须工厂整体搬迁或管道停用改线。打火机厂负责人说,一方面整改标准不统一让企业两面为难,另一方面整改资金来源没着落,企业不敢贸然动工。
  安徽省能源系统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管道隐患整改往往涉及管道改线或房屋拆迁,一处“硬骨头”整改资金在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政府财政不可能负担;管道企业出于成本核算压力,整改资金投入也不积极。
  “一些特别严重的隐患,处理时只能优先保障管道运行,要求占压单位先行停业。”辽阳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波无奈地说,但因整改资金难落实,引发很多停业企业不满,甚至上访不断。

  安全规划执行不力安全隐患屡改屡现

  相对于现有安全隐患整改困难,不断冒出的新隐患更让人担忧。不少受访人士介绍,油气管道隐患屡现,其中不乏打孔盗油、野蛮施工等客观因素,然而管道安全规划执行不力,是导致安全隐患屡改屡现的重要原因。
  一位负责输油管道维护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油气管道施工图纸都得向规划部门备案,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工业园区或者引进企业时,对油气管道的存在置若罔闻,照样占地建设人为造成隐患,“而管道企业往往被要求顾全大局,支持地方经济”。
  专家表示,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能源体系安全,无论成本多高、难度多大,都得下大力气,推动隐患问题尽快解决,同时防范和减少新隐患的出现。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张国强认为,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实施细则,结合安全事故警示教训,制定更加科学、详尽的技术标准,增强法规标准对基层规划审批、排查整改等方面的指导性和强制性。
  专家建议,政府和企业应千方百计扩大整改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共享管线信息的同时,尤须健全油气管道安全隐患责任划分机制,按“谁失职、谁担责”原则划分法律和经济责任,从源头上遏制油气管道安全隐患高发态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地下油气管道隐患数量多整改难
· 国务院将组成油气管道隐患整改小组
· 油气管道两项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
· 中国油气管道项目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
· 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
 
频道精选:
· 【思想】媒体称房地产刚需是一个经典谬误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思维怎样推动传统企业转型 2014-09-12
· 【财智】8月新基金发行回暖 中长短期皆存积极因素 2014-09-12
· 【深度】公积金缴存“肥瘦不均” 成垄断国企“隐性福利” 2014-09-1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