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CPI同比回落、以及对年底之前持续低通胀局面的预期,市场上对于央行需降准以遏制通缩风险的预期再起。
中国8月份CPI同比增长放缓至2.0%,低于7月份的2.3%,这主要是由于基数效应造成。环比而言,CPI上升0.2%,高于7月份的0.1%。同时,8月份PPI录得第30个月的负增长,同比下跌1.2%,跌幅超过7月份的-0.9%。环比而言,PPI从今年初以来也持续出现负增长。
“这反映出中国的内需持续疲弱,重工业正在经历较痛苦的去库存化。”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分析表示,同时,早前公布的8月份的贸易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在过去几个月中也持续走软,给境内大宗商品的价格造成下行压力。
而随着CPI数据持续下行,不少研究机构认为中国低通胀局面在今年年底之前很难改变。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师谢栋铭表示,考虑中秋和国庆假期因素,根据惯例9月份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环比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受到低翘尾因素的影响,即使9月CPI指数环比反弹,同比来看,9月CPI指数可能将继续保持低迷,并进一步回落至2%下方。总体来看,低通胀局面在年底之前很难改变
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9
月开始以来高频食品价格数据同比持续下行,这可能将导致9月份CPI进一步下降。“非食品CPI和PPI的下滑反映了7月份以来政策立场有所收紧导致内需增长放缓。”
刘利刚更进一步表示,PPI持续走软意味着,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所面临的实际融资利率却在上升,企业的利润率也将受到侵蚀。要解决这一周期性问题,中国需要更积极地调整货币政策。
然而,尽管CPI等下滑为放松政策预留了更多空间,但尚无明显迹象显示央行愿意继续放松银根。
宋宇认为,通胀率的下降为决策者在需要放松政策时预留了更多空间。但最近几个月通胀率并非政策的制约因素,因此其增 速小幅降至2%对政策的影响不大。
“货币政策由于涉及‘总量调节’,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应该更多地用于解决通缩上升等周期性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央行需要尽快降低整个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不断上升的通缩风险,并帮助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从而支持整体经济增长。当然,降准也可以帮助影子银行系统有序地去杠杆化。”刘利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