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月份的临近,沪港通的各项工作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近日,沪港通《四方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在上交所签署,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沪港通的完整协议框架浮出水面,沪港通已全面驶入快车道。据悉,下一步还将签订沪港交易通、沪港结算通等协议。市场人士预计,沪港通可能会在十月下旬正式出台,相关概念股或将成为9月A股市场主角。
《协议》进一步确定细节
《协议》根据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今年4月10日发布的《联合公告》提出的原则制定,作为沪港通业务进行四方合作的基础文件,用以明确四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协议》延续了联合公告中对于沪港通将会设立额度控制的描述,即在沪港通操作初期,港股通的每日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05亿元,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500亿元;而沪股通的每日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30亿元,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000亿元。双方可根据机制试点情况调整额度。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在交易货币上,《协议》进一步确认:沪股通投资者买卖沪股通股票,仅限以人民币交易和交收;而港股通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仅限以港币报价,并以人民币与中国结算或其结算参与人进行交收。分析人士指出,这就意味着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通标的股票,中间换汇环节将由上交所和中国结算代替执行,投资者无需自行换汇。
香港市场非常关心的衍生产品开发问题也在《协议》中得到明确。上交所及联交所各自同意,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以对方市场上市的股票或股票指数为基础自行开发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
此外,在结算收入分配方面,上证所和港交所将平均分享因沪港交易通以交易费用方式产生的收入,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将平均分享因沪港结算通以结算费用方式产生的收入。交易的证券范围方面,规定所有以人民币以外货币报价的沪股以及以港币以外货币报价的港股暂不纳入可交易证券。
或推动A股结束7年熊市
“沪港通”将在今年10月份启动,中国沪港两地股市也提前出现一轮强劲上涨行情。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近日,受“沪港通”启动的利好驱动下,外资的涌入已经刺激香港与沪、深两市交易所股票成交量放大。
高盛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沪港通”将把大陆和香港股市连为一体,造就全球第二大市值的股票市场,向全球投资者开放A股市场。高盛相信这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将意味着“空前机遇”。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环球投资策略部董事潘铁珊认为,虽有QFII、RQFII等渠道,A股依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沪港通”把A股同全球市场打通,而总体上,国际资金还是对A股非常看好。最近不少RQFII额度频频告罄,就是因为“沪港通”。
国泰君安分析报告认为,“沪港通”将成为资金回流的绝佳通道,带来大规模的增量资金,进一步推动当前反弹的展开。目前,A股基本面已经完全具备估值重构的条件,而被低估的大盘蓝筹将最先受益。
东亚银行财富管理处总监陈柏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沪港通”开闸,对于A股制度改革将带来深刻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将发生改变,蓝筹股的市场活跃度有望大大增加。
三大指标筛选投资标的
对于中国A股投资者而言,“沪港通”也提供了通过港股市场分散投资的机会。那么,内地投资者如何选择港股交易?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需关注深度折价的A/H股、高股息率资产以及沪港两地的一些稀缺性标的三大板块。
首先,深度折价的A/H两地上市股或将受益。同一只股票在香港和上海的两个价格的时代将成为历史。沪港通的推出或将抹平中港两地股票的差价,深度折价的A/H股有望获得重新估值的机会。
其次,高股息率资产或将受到海外资金的青睐。海外资金成本较低,国内“类债券”的高息率资产对他们而言更具吸引力。银行、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股息率较高,或将满足海外资金的配置需求。
其三,沪港两市的一些稀缺性标的的估值水平有望得到系统性提升。比如,A股中的军工、中药、白酒等相对独特的行业,港股中的TMT、新能源等行业的龙头公司将更受投资者欢迎。
不过,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醒投资者,目前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业务需要具备“港股通”股票交易及外汇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全面了解“港股通”业务规则、沪港股票投资差异、香港市场特点等,警惕机构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