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我们熟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书的作者,应邀前往国会山下议院参加加拿大艺术文化委员会的五十周年庆典。这本来是加拿大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欢聚一堂,庆祝他们国家的文化做出的贡献的美好时刻。但始料未及的是,这个让艺术家备受荣耀的庆典,竟然在五分钟稀稀落落的演讲中,草草结束了。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总理斯蒂芬?哈珀甚至没发一言。正是从这个时刻开始,扬开始注意到他们的总理,并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每隔一周寄一本书给哈珀总理,他或许读上其中一两本,长期熏染之下,总会对艺术的重要性有所认知。 于是,从2007年4月开始,至2011年2月,四年的时间里,扬共计给哈珀先生写了101封信,寄送了100多本书。当然,其中有几个月的时间,因为要宣传自己的新书,扬还发动他的作家朋友们给哈珀总理写信寄书。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几封总理联络官的简短而程式化的回信,哈珀总理一直都保持了沉默。无论扬在信中用何种方式,恳求也好,嘲讽也好,甚至包括激将法也好,总理都没有回复只言片语。所以扬最终说,这是一个寂寞的读书会,石沉大海一样,始终不知道对方是否阅读到了自己的书。当然,也许,总理是否读到这些书已经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可以从《斯蒂芬?哈珀读什么》中读到这些书。 扬在第二十一封信中提及了他选择寄送图书的几个标准和理由:虚构作品,“同纪实性文学相比,小说等虚构文学更关乎个人,更综合化。小说更加‘全人’化。小说探讨的是生活本身,而历史则停留在生活的某处”;篇幅短小,一般不会超过二百页;简单易懂;书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当然,还要补充一点,在第三封信中,扬提到了他寄送的书,基本都是二手书,这个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另有原因,“我喜欢拿着一本别人读过的书,去想象眼前的这些字句曾如何映照在别人眼中。同一本书在不同读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成了文学的交融”。当然,扬推荐的书目确实符合百科全书式的标准,经典小说、侦探小说、童话绘本、儿童漫画、印度史诗、精美诗歌、传统剧作,甚至情色文学。但就是不知道学经济学的哈珀总理能否领会一个爱书人的良苦用心。 在《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的第六十六封信中,最好玩的一幕出现了,扬寄送了一本《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我手中的中文版收录了一百零一封信,但这本书在加拿大的英文版只有五十五封。扬在这封信中调侃哈珀总理说,虽然他的名字一再出现在书信中,但是其实这本书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他们谈论的一本本书:“《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是一本关于书的书。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它的完整版。当这完整版出版时,里面到底会有多少封信,那就取决于您了。” 这是一场寂寞的书友会,但也是一场丰富的书友会。写信的对象保持了沉默,而写作者却保持了丰盈的心态。一个好的作家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评论家。当扬开始写作小说时,他取得了成功。但是通过这些信,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作家的另外一种天赋和能力。博览群书也许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能够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可以用一封信与一个人进行交流,哪怕对方是个石头人,是一个沉默者,只要能清晰地表达出对书的看法,这就是一种能力。这种阅读与作家的写作形成了一种互文:我们在阅读虚构小说中的人物的同时,也在阅读我们自己:“有时,这种无意识的自省会让人会心一笑,而大多数时候,比在阅读一本书时,则会让我们担忧和自制,发出阵阵颤栗。无论哪一种情形,我们会更加睿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厚实。”阅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而写作让我们尝试用想象建构出一个新的人生,那种我们也许无法做到,却总心向往的人生状态。 如果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作家的写作能力,《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读者型作家的阅读能力。扬是一个怀有敏感而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正如博尔赫斯一样。但他并不喜欢博尔赫斯,理由是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投身于世界,但是他读完博尔赫斯,反而让他觉得世界越来越小。扬喜欢海明威,他认为海明威的问题创新与《圣经》中的简洁凝练,肃静古朴相契合。但是不知道当扬在信中如此兴奋地描述他的阅读感受时,沉默的哈珀总理正忙于什么样的政务。 我经常提及诺奖诗人布罗茨基的那句话,如果这个世界的主人公和统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或许迫使无数人走上流亡之路的暴政与苦难就会减少。问题是,就算我们尽心竭力推荐很好的书籍给他,他仍然认为阅读是一项无关紧要的行为,他有着比阅读更为重要的事务去做,所以哈珀总理有理由继续保持他的沉默,让我们原谅他吧,这个不读书的总理,这个在公开场合表示最喜欢的书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哈珀总理。在第七十六封信中,扬跟沉默的哈珀总理还分享了一个小惊喜:奥巴马总统写了一封短笺,作为一名读者,作为一位父亲,他表达了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喜爱,不知道哈珀总理看到这封来自美国总统的短笺心中有何感想,他会不会从他最喜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阅读中抽出空来,翻翻扬给他推荐的这些书籍呢。 阅读并不能改变什么,也许这正是很多人不屑于致力于这项“无用”事业的原因所在。阅读对生活最大的改变只有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才能领会,而且这种心领神会往往无法成功分享给没有这种阅读体验的人。当扬在书中无数次兴高采烈地总结说,每读完一个故事,您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长,人也聪明睿智了不少,多了一份人生体验时,我们这些读者也能感到了他一丝丝没有得到回应的寂寥。但一本书毕竟是一颗种子,它只有遇到合适人和合适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与其这么多好书分享给一个丝毫不懂得阅读的人,不如分享给更多的读者,正如扬在坚持四年之后,决定封存这个寂寞的读书会一样,他已经厌倦了将书籍当作一颗颗政治的子弹,书籍精彩纷呈,宝贵无比,决不能被这样长期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