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急转煤化工暗藏风险
资源依赖型地区调结构陷信贷投放两难
2014-08-19    作者:记者 蔡颖 王璐 实习生 王思颖/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需求下降煤价下行 行业集体“过冬”

  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朔州以及陕西榆林,曾是投资人趋之若鹜的“煤炭金三角”。如今,在宏观经济下行和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煤矿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坐在煤上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业内专家指出,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依靠资源带动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省份,在结构调整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最大,政策要求银行信贷支持实体企业,但对于这些资源型的省份而言,实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密切关联,因此,信贷投放和防风险之间还需要兼顾平衡。

赵乃育/绘

  调整 煤价下行倒逼信贷转向

  8月13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报收于481元/吨,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十一周下降,继续刷新2010年10月13日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与此同时,沿海的煤炭需求也在继续回落。截止8月17日,沿海六大电厂库煤炭日耗量57.25万吨,已经连续4天低于60万吨运行。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煤炭产能过剩、进口煤量高位徘徊与中国经济下行、环保压力导致煤炭需求减少之间的根本矛盾仍难以解决,国内煤价弱势运行的格局将持续。”息旺能源分析师邓舜表示。
  “目前,有50%以上的企业出现了减发、欠发、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坦言。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已有9个省份出现煤炭的全行业亏损,36家大型企业中有20家企业亏损、9家企业处于盈亏边缘,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尤其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多个地区的煤企都存在减薪、欠薪的情况。
  按照内蒙古银监局的要求,商业银行需监测分析煤炭、电力、钢铁、稀土制造、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同时,各银行机构要严格限制“两高一剩”贷款,加大落后过剩产能的转让、消化等处置工作,坚决压缩退出存量贷款,腾出更多信贷资源。
  在商业银行看来,面对能源、资源型地区,又要兼顾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自身风险控制,信贷投放方向更需要权衡。
  “我们基本没对煤炭行业停止贷款,而是倾向于对与清洁能源相关的煤化工行业投放贷款,与国家审批的这类项目挂钩。”中信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李刚说。
  国开行内蒙古分行高层也表示,信贷投放方向将着重于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油等煤炭深加工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冒进 煤化工盈利难暗藏贷款风险

  在政策层面上,2013年煤化工项目审批开始松动。“去煤改气”后出现的巨量替代能源缺口,为天然气也带来了一轮发展黄金周期,以煤制油气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迎来发展机会。
  山西、内蒙古在内的各个煤炭大省纷纷将新型煤化工作为战略支柱产业,规划投资数万亿元于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领域。不少煤炭企业、油气企业甚至电力企业也开始布局,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仅仅7个月内,就有11家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合同,计划项目总产能达到780亿立方米。在一些地方,尽管企业还没有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但项目早已开始建设,这一现象在煤炭富集地尤其明显。
  据统计,我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26个、煤(甲醇)制烯烃项目58个、煤制天然气项目67个,如果全部投产,预计2020年可能形成4000万吨/年煤制油产能、4100万吨/年烯烃产能、280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产能。公开数据显示,煤制油等均是每万吨需投资亿元,这意味着到2020年,煤化工投资额累计将超过千亿,甚至万亿。
  如此大的资金需求,对银行而言,转战煤化工行业投放信贷,似乎是对传统煤炭采掘业信贷业务转型的一大突破口。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项目对资金量和技术要求高,并非一般小企业所能及,目前还没有一种成功的盈利模式,因此,银行对该领域的信贷投放前景和风险尚待观察。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煤化工生产中转化1吨煤用于煤制油或煤制烯烃,需用水约10吨至15吨。真正上规模的煤化工企业,每小时的用水量约为2000吨至3000吨。而且,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较大,预计2015年达到4.7亿吨,因此,能源转化效率、二氧化碳排放、水耗等方面一直备受诟病。一些地区发展新建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也出现了一些不顾环境、水资源现状和技术、经济实力而盲目发展的现象。
  从煤化工的盈利现状来看,并不尽如人意,诸如伊泰集团鄂尔多斯和潞安集团长治间接液化项目年均产能仅为16万吨,而且由于相关业务的持续亏损及自身业务重心调整,中海油、国电公司以及初尝煤制气成果的大唐国际相继披露消息,将剥离旗下煤制油气项目、逐步退出煤化工领域业务。
  今年7月17日,能源局发文提高煤制油气项目准入门槛,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并提出,没有列入国家示范的项目,严禁地方擅自违规立项建设。

  纠结 调结构面临信贷投放两难

  今年7月31日,全国煤炭行业脱困工作会议召开,调减产量、提升价格、加快小煤矿退出等措施密集推出。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依靠资源带动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省份在结构调整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最大,政策要求信贷支持实体企业,但对于这些资源型的省份而言,实体企业却和产能过剩行业密切关联,因此,信贷投放和防风险需要兼顾平衡。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获悉,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地区银行业机构在煤炭、电力、交通、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贷款余额达6085.08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1.7%。制造业贷款达到1829亿元,同比增长12.67%,其中煤炭行业贷款余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9%,包括了对煤企兼并重组的信贷投放。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其中就包括“切实执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中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不搞一刀切。”
  据了解,商业银行对煤炭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是上浮15%,且贷款的行业集中度控制在10%左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清洁煤综合利用部主任张绍强说,煤化工不是万能的,必须和煤炭开采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统筹考虑,不能只搞单打一的鼓励发展模式。另外,现代煤化工工艺还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做好上下游的衔接,通盘考虑产业链条的布局。
  工行江苏省分行高级信贷专家刘任捷指出,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应该是互动的,某些方面是适应,某些方面是主导推进。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里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比如钢铁、水泥、太阳能、光伏、玻璃等,也都提出了今年减少多少产能的目标,实行了分类指导和较为严格的要求,但对企业性质没有划分,主要还是会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环保达标的要求,因此银行信贷投放也不会一刀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机构看好8月行情 银行煤炭获追捧
· 煤炭市场现企稳信号
· 国内煤价连降限产减销 煤炭行业或将深度洗牌?
· 多部门拟建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
· 投资高烧不退环保风险高企 煤化工政策闸门再度收紧
 
频道精选:
· 【思想】不动产登记的长远效应 2013-06-14
· 【读书】周鸿祎 用互联网思维写书 2014-08-18
· 【财智】调整后向上趋势不改 高点将在四季度出现 2014-08-18
· 【深度】跨国车企钻政策漏洞通吃上下游产业链 2014-08-18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