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着一组经济数据的发布,中国经济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GDP的增速为7.4%,止住了自去年以来的下滑趋势。而同时发布的信贷、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等一系列的数据,也印证了经济增长企稳的态势。那么,中国经济能不能保持住增长的势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不会得到化解?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上半年GDP的增速7.4%,中国经济交出了怎样的一份答卷?
张燕生:7.4%意味着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
意味着稳增长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想这个7.4%的话,就是一季度是7.4%,二季度是7.5%,因此上半年是7.4%。那么我看到这个数据,第一感觉就是我们的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意味着我们稳增长的目标,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是基本达到了,那么下一步我们的重点是不是放在处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上?因为从2012年我们的GDP减速减到7.7%,2013年我们GDP减速减到7.7%,跟我们从2000年到2011年的10.7%,应该讲是下降了3个百分点。
实际上,现在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过去几十年,我们成功的模式,比如低成本的竞争模式,那么到这一步应该是告一段落,也就说我们要调整到一个高增值的新的经济产业结构。在这个时候,也就是从我们整个经济从宏观到微观,从企业到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需要脱胎换骨的转型。因此我们今年上半年的形势,也就是给我们企业的转型和整个国家的转型,创造了一个良好短期增长的条件。
张鸿:7.4%的增速是我们调结构、惠民生的基础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还是要关心一下7.4%这个数字,因为这个数字很重要,但是它不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基础。这一次,我们看到绝大多数的研究机构基本上都判断准了这个数字,为什么?因为第一季度只是在下滑之中,所以你会有一些惊讶,很多机构都说怎么下滑这么厉害?7.4%压力会很大。接下来大家又担心的是,二季度能不能企稳,然后我们联想到二季度曾经采取的这些刺激的措施,我们觉得大概再加上前期已经公布出来的一些数字,大概应该是企稳了,但是它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反弹,所以7.4%、7.5%大概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为什么我说它是基础呢?因为这个数字很重要,在两会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接见记者的时候,他曾经说过,外部压力很大,速度对我很重要,为什么很重要?因为速度一下来,大面积的下来,就业就会受影响。所以这个增速背后,其实我们不是为了保这个增速本身,而是它背后代表着就业,再加上我们接下来要调结构,接下来还要惠民生,所以这些的基础是什么,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我们今天可以说,下滑的势头是止住了,但是压力仍然还在。
张燕生:在上半年的投资结构中 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较大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变化,有一个明显增,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的增速是超过20%,是20.1%,那么它在固定投资资产中间占到了65.1%,也就是在投资目前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他仍然保持了21以上的增速。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它的增速会发现,有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16.3%,中部地区的增速是19.2%,西部地区的增速是18.6%。也就是说,在今年上半年东中西,它的投资增速呈现出中西部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也就是东中西的投资差距正在明显的收敛。
另外,在这个投资结构中间,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的投资是下行压力比较大的,但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的增速是上升比较快的,上升到24%。那么制造业的投资目前看起来,结构调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投资内部的结构,呈现出在为短期稳增长、中期的调结构和长期的促改革、惠民生,奠定基础的这么一个情况。
张鸿:真正的强刺激是改革 没有改革就没有真正的刺激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一个是房地产的回落,一个是融资规模,就是房地产不太容易融资了,再一个就是房地产的销量。所以现在很多人会说,你看房地产终于下来了,但是其实它隐含的还有房地产下来的时候,中国经济由此带来的增速的回落,那哪儿来弥补,怎么办?我们有几个投资结构性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也是在回落的,但是六月份是九个月以来第一次的开始上扬,慢慢上扬的,这说明我们的投资也在企稳,而且这个结构里面是什么呢?替代房地产往下落的是什么?那么你看到我们棚户区改造的项目,现在国开行说要有多少千亿的投入,然后你看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25.1%的增长,这个增幅很大了,这里面水利是增长最大,34.2%。然后公共设施的服务是25%,这样我们看到整个投资的结构也是正在走向良性的这样一个结构。
就在前天,李克强总理和几个企业家座谈,谈到了根本的一点,其实是靠改革来刺激我们的经济进入良性的增长。我们看到刘永行和董明珠都提到了一点说,我们看中的不是财政补贴,我们看中的更多的是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还有一点是什么?是有企业家就提出说,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能办银行这个事,提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推进呢?因为我们说如果精准到小微企业,很多是靠民营资本来做这个事情的。李克强总理还专门问了监管部门,监管部门说我们在慢慢推进,试点以后再向全国推广。我觉得改革的步子还可以再快一点儿,因为我们所说的所有的这些货币政策的放松,包括减税,其实都是微刺激,真正的强刺激我觉得是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真正的刺激。
张燕生: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不大 要发挥更多作用就得靠改革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应该讲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并不是太大,但是就是货币政策的这台戏为调结构服务,它还是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就是要改革。其实从货币政策来讲,也就是我们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多大,很大程度还取决于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变化有多大。也就是说,美国的量化宽松如果在下半年,它退出的速度会比较快,尤其到了加息,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期到资本大量的回流到美国,那么这时候你会发现,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对我们的货币政策,增加我们流通中的货币的这种功能,它就可能会被严重的削弱。在这个时候,我们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可能就会比较大。但是如果美国的量化宽松,就像最近人们的预期一样,就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基础是比较脆弱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货币政策的调整的空间可能就会比较小一点儿。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现在真正说货币政策也好,还是我们现在的货币和金融的问题也好,就是说我们经济中间并不真正的差钱,而是说这些钱,很像过去5年的美国,也就是说在2009年美国的大企业手里就有几万亿的现金,就是不进入消费和投资,因为它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转型?货币政策如何为实体经济转型服务?也就是怎么能够用这种定向调控、定向降准、定向的减税、结构性调整的方法,把这个钱进到民生里去?进到结构调整的一些重点里的关键环节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下半年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燕生:金砖银行是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个开发性金融的机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确实是上半年的外贸数据并不好,但是我们能看到五、六月份的外贸数据不错。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外贸数据保持强劲增长的是什么?是中国企业为主的一般外贸的出口,那么什么部分下降呢?也就是加工贸易的出口。而加工贸易的出口,80%以上都是外贸投资企业,也就是前35年外商提着银子到中国来,和中国农民工结合,然后产品行销世界的这种模式恐怕要告于终结了,那么什么模式是替代的模式?也就是我们下一步会用走出去,对外投资的方式,用资本输出的方式来带动中国的贸易。由中国制造变成亚洲制造,由亚洲制造变成全球制造,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在全球进行资本的布局、生产的布局、贸易的布局、物流的布局和我们服务的布局。而完成整个这一套布局,就会涉及到我们今后走出去的重点,包括一路一带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那么就会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叫跨境的基础设施的供应链。
那么,跨境的生产和贸易的供应链和跨境的金融链如何构造?那么这次的金砖国家的开发银行,其实就是为发展中国家跨境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或者是为扶贫提供融资,为我们绿化、低碳、发展提供融资,来创造一个我们讲开发性金融的机构。我觉得这是对整个的发展中国家、对整个世界、对整个中国今后的外贸和投资的发展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张鸿:即便我们在下滑当中 那也是世界经济体里增速最快的那一批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过去发达国家提着钱到我们这儿,然后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然后生产点东西,再卖回去,这种方式改成我们现在提着钱出去,我们去到别的地方去,但是很难进入到发达国家去,我们要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我的印象里,金砖这个开发银行,它有点儿像小范围的,大概同质化的这些小范围的世界银行和小范围的货币基金组织,就是大家自己抱团取暖、互补式的这样一个贸易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其实金砖国家的成色好像在减少,有很多人质疑,说你们增速不行了吧,在下滑吧?但即便是我们在下滑当中,我们在世界经济体里也是增速最快的那一批。所以我们怎么能够抱团,能够让我们之间能够互相的能够取暖。因为世界银行也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罢,那都是欧美人说了算,我们说了不算,金砖国家再牛也说了不算,那规则是他们定的,所以我们自己就自己定一个规则,我们自己玩,然后自己互帮互助,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中国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