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2014-07-17    作者:余世明    来源:经济参考网
分享到:
【字号

  竹溪县地处汉江最大支流--堵河上游,年均25亿立方米流入汉江,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确保“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送”,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同时,我县将直接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县“绿色崛起示范县”旗帜,为把加强水质保护工作和实现绿色崛起有机结合起来,应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一、坚持治理与预防先行,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要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树立全民保护生态的意识。

  (一)加快实施规划项目,确保完成治理目标。《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由国务院2012年6月颁布实施,竹溪县涉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水土保持、工业点源治理、环境监测能力和尾矿库治理六类项目建设,总投资3.8亿元。为确保2014年中线工程汛后通水目标实现,规划项目必须在通水前完成70%建设目标。我县积极推进实施规划,成立了垃圾、污水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抽调两名副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发改、南水北调、住建、环保、水利等单位为成员的项目推进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理顺了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项目的推进实施。目前,已开工建设乡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工业点源治理项目、水土保持项目、水环境监测能力和尾矿库治理项目24个,开工率为77.42%;完成投资2.25亿元,完成投资率为59%;完工项目11个,完工率为35.5%;在建项目13个,在建率为42%。

  (二)加快治理两高企业,确保减少点源污染。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我县通过关停并转以黄姜加工、水泥制造为主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水资源得到有效治理,水质得到根本改善,我县监测断面监测数据显示处于Ⅱ类水平。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面对通水在即的紧迫任务,要以时不我待、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快治污力度,督促企业投入资本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将数据和省市联网,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对于经营效果不佳的企业实行转产、并购、关闭等措施,妥善处理各种遗留问题。

  (三)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确保减少面源污染。一是要开发有机农业。推广无害化栽培技术,在高山地区发展草食畜牧业、中药材和山野菜,低山地区开发水果、蔬菜和粮油。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广应用防治面源污染的农业技术,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以虫治虫防治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推广粮-畜-沼、菜-畜-沼和果(茶)-草-畜-沼复合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牧、能、经循环利用,保护资源。三是建设农村生态家园。大力发展沼气,将化学反应后的粪便残渣制成绿色有机肥料,为全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治理提供技术、工作思路,更好地加快面源治理进程。

  二、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延伸绿色产业链条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在保障生态经济发展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做好结合文章,转变林业发展模式。一是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的同时,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经果林、工业原材林等现代林业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协调发展。形成林、果、茶、游四位一体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发展了林业生态产业。二是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把生态“绿”与群众“利”有机统一起来,既打造绿色生态,又构建“绿色银行”。将成熟的山场资源进行市场运作,鼓励农民自由流转林权,鼓励大户承包集中管护经营,提高活木储蓄数量和质量。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推广林果、林草、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菜、林蜂等模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构建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三是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与促进资源节约相结合。要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利用,着力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按照生态环保、低碳降耗要求,积极动员农户改燃节能,最大限度减少人们生产、生活中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

  (二)提高畜禽养殖水平,增加产业附加价值。一是完善区域布局,调整结构壮大畜牧产业。按照“稳步发展生猪,突破发展牛羊,大力发展家禽,鼓励发展特种养殖”的思路,坚持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统一规划的原则,加快推进优质生猪产业板块,优质牛肉产业板块、优质生态鸡产业板块、优质羊肉产业“四大产业板块”建设。坚持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提高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完善产业经营体系,提高畜禽产品价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通过项目支持、贷款贴息、技改重组、信用担保等措施,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畜牧产业龙头企业、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进入市场,更好发挥助农增收作用。三是着力提高绿色生态标准化养殖水平。充分考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努力做到规模养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规模养殖与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规模养殖与沼气工程相结合,严格执行污染防治“三同时”制度。按照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原则,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生产模式,着力提高科学化生产养殖水平,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打造大生态旅游品牌,呈现绿色发展成果。一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功能,提升景区品味,扩大景点影响。统筹县内旅游景点与周边旅游景点融合,科学规划旅游线路,逐步开发形成多条内联外畅的大循环旅游线路。积极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条件。二是开发旅游产品。加快培育生态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旅游购物中心,搭建旅游购物平台,规范旅游购物市场。结合观光旅游深度开发一批具有竹溪特色的旅游产品、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制品,依托悠久的饮食文化,加快开发地道山野菜等特色饮食和民间风味小吃。三是明确生态旅游品牌定位。我县是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森林总面积达11万多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1.2%。要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生态旅游品牌战略。围绕自然生态、历史文脉与乡村民俗等竹溪旅游品牌的主线脉络,以原生态为基础,着力提升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观光休闲、养生的核心功能,着力打造游生态景观、购生态商品、吃生态美食、住生态宾馆的竹溪生态旅游品牌。

  三、坚持政策与产业对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要以生态产业为支撑,以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必须搭建两地合作共赢平台,从而促进水源区和受水区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对接,使之成为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以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为契机,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工业转产、生态旅游、生态移民、职业教育、小城镇、生态修复等项目,抢抓机遇,明确专班,落实责任,与受水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及时沟通,密切跟踪规划项目库建设情况。加快筹备项目前期工作,借力生态项目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二)加快对口协作援受双方产业对接,使之成为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为把水源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和谐、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调水水量水质稳定达标的生态文明示范区,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准入标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和引导受援地区有序承接京津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转移。实现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保障一江清水北送,让北京人民喝上干净放心水,我县承接其先进产业,形成两地互动双赢格局。

  (三)加快国家对水源区扶持政策对接,使之成为构筑绿色屏障的源泉。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探索建立和完善相应政策机制势在必行。一是规范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发展机会损失补偿、直接损失成本补偿、生态效益贡献补偿机制。因受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政策限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限制工业发展,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纳入生态转移进行补偿;对直接投入生态保护保障水质安全,关停并转污染企业,治污减排后续运行的直接经济损失纳入生态转移支付予以补偿;对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达标,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一并纳入生态转移支付进行补偿。二是完善水资源补偿机制。以水质达标为前提,按水流量每立方米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提供发展资金支持。作为水源区,因限制开发,丧失许多发展机会。但各类环保和民生工程每年投入巨资,实行国家对水源区各类贷款给予全额贴息政策,缓解地方发展压力。(作者系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南水北调将有效遏制北京地下水超采
· 南水北调十年造价翻番 成本由1240亿涨到2082亿
· 北京建立水质监测预警体系保南水北调“清水”进京
· 湖北出“重典”确保南水北调供水安全
·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主体工程完工惠及1亿人
 
频道精选:
· 【思想】金砖银行促全球金融体系改革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2014-07-15
· 【财智】市场走向需看三因素 大强小弱成短期主旋律 2014-07-16
· 【深度】垃圾焚烧如何才能“烧掉”众多质疑 2014-07-17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