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无疑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社会组织却正陷入发展瓶颈。北京、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十个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社会认同感不足、社工人才短缺、行业发展环境混乱,是阻碍社会组织发展繁荣的突出瓶颈,当前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些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社工’也是一门职业”
“许多人认为做社会工作的人就不该拿钱,但试想一下,如果社会组织经费必须全部用在社会事业,不能支付最起码的社工工资,社工靠奉献精神能支撑多久?还谁来做社会工作?”
民政部社区建设司社区建设专家组成员、北京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主任宋庆华告诉记者,目前社会各界对社会组织、社工行业缺乏了解。但事实上“社工”也是一门职业。
“因为不了解,就容易产生怀疑情绪,甚至不愿意与社会组织有任何来往。”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翟雁说,事实上社会组织迫切需要政府理解和支持,渴望获得向政府、向社会各界一个介绍自己的机会,但现实中很难:此前该机构曾经两次竭力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投标工作,条件非常符合,但由于惠泽人没有机会让政府部门了解自己,与机会失之交臂。
长沙市绿色潇湘环保科普中心负责人戴晓艳告诉记者,2007年该机构就已经成立,但由于一直没有找到政府部门做主管单位,直到2011年才正式登记注册。
“一些政府部门觉得社会组织像‘拖油瓶’,工作有成绩和自己没关系,出了问题部门还得承担责任,很难给予支持。”戴晓艳说。
还有一些社会组织负责人反映,由于对社会组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的理解偏差,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时,将行政性工作也交给社会组织,把社会组织当成政府的“伙计”而不是“伙伴”,对社会组织工作的期望值存在偏差。
记者多地采访了解到,由于社会组织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力量较为薄弱,目前社会各界乃至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不了解、不认同、不支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然而在推进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作为承接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如果得不到正确认识,其发展将举步维艰。
“社工的前途在哪里”
多位社会组织负责人反映,当前困扰社会组织发展的另一个瓶颈便是人才问题。由于行业前景模糊、社工待遇偏低等问题突出,目前多数社会组织很难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社会组织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广州市黄浦区长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明宇告诉记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专门为社会组织培养就业辅导、养老助残、犯罪预防、矫治帮教等领域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高校较少开设该专业,人才供应奇缺。
广州和深圳购买公共服务在全国起步较早,社会组织数量相对较多,目前在这些地方,社会组织之间已经打响“人才抢夺战”。
杨明宇表示,高校培养的学生实际上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专业取向具有务实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目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导致社工动手能力差,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另一方面,行业待遇偏低、发展前景不明也是导致社会组织人才瓶颈的重要原因。
“绿色潇湘今年没有招到人。我们招聘一个数据库建设岗位,但只有1位有专业背景的人报名。有的应聘者此前月收入过万,为了公益理想愿意投身社会工作,但我们提供的月薪最多是3000元,差距实在太大。”戴晓艳说起来显得很无奈:“这个行业待遇太低,很多人宁愿失业在家也不肯去做。”
深圳市社会工作协会通过对1600名社工进行无记名投票的统计结果显示,由于待遇水平普遍偏低、缺乏晋升空间,40%的社工机构工作人员对待遇不满意,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可能离职。
“最怕劣币驱逐良币”
多位社会组织负责人表示,国家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无疑为社会组织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他们也担忧,由于政府购买服务不透明、招投标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的它们可能面临更恶劣的生存环境。
翟雁表示,由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信息、购买流程不透明,可能导致暗箱操作,让社会组织无所适从。
“惠泽人连续两年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投标,但结果都石沉大海,一点反馈都没有。”翟雁认为,应该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服务要求,让所有社会组织能够在充分了解政府需求的情况下竞争项目。
广州市黄浦区长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明宇告诉记者,即便是在广州深圳地区,社会组织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购买项目,目前也很难称得上实现了市场化效果:即最具资质的社会组织拿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
“广州市为每个街道出资200万购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促进了大量社会组织崛起,但也有许多医药、家电等行业的老板在此时成立社会组织,由于缺乏组织目标和专业人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低下。”广州优势力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张良广认为,如不制定适用、有效的监管规则,将导致行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劣币驱逐良币”。
受访社会组织负责人多数认为,改善社会组织生存环境的关键在于促进公平竞争,他们呼吁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准入机制,以服务质量为抓手确保最专业的社会组织得到发展。
“应对具体购买项目的进行全程监管,而问责是保障监管实效的关键环节,评估不合格的社会组织以及负责购买行为的相关公务人员,必须公示并给予其一定惩罚。”张良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