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
资料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8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
座谈会上,王战、刘世锦、李扬、林毅夫、胡鞍钢、樊纲分别就国际经济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金融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济治理等谈了看法。他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需要冷静观察,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加强防范。他们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大改革落实力度,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习近平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并同他们进行讨论交流。
习近平强调,我国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牢牢把握着我国发展主动权。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今天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是落实这个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广泛调研,潜心研究,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作贡献。
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准确把握”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刻分析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思想指导。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就是通过改革实现的经济增长来为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保障。中国长期以来的实践深刻表明,发展是目的,解决所有问题关键靠自身的发展;改革是动力,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薛庆超分析指出,今天面临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触动的是长期固化的利益格局,追求的是惠及长远的发展。“处在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改革稍有不慎,就可能破坏发展成果,甚至带来不稳定因素。”他建议,当前应着重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间的关系,做到改革有依据、发展有目标、稳定有基础。
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从实践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一系列定向调控措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体经济做强,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长江经济带到“一带一路”,从转型升级到化解过剩产能,一系列远期发展目标体现出战略思维,谋划的是对全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长远之策。
“近期要为远期打基础,两者要兼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决策中要实现两者的结合,既要兼顾近期增长目标,也要兼顾长远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到近期和远期是相互衔接、统筹把握。”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就要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有序推进改革。当前,推进改革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为此,我国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努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既要瞄准长远,也要立足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当前的着力点应从稳增长的角度出发,兼顾调结构、控风险和促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和财税改革等项改革,为长远发展奠定比较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