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第八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与会政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寄望泛北合作能进一步加强行业、项目对接,扩大沟通过节渠道,推进区域内跨境经贸投资合作再上台阶,将泛北区域合作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先行示范区,进而形成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泛北部湾区域跨境经贸投资合作效果显现
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4436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双向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11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对东盟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7.4亿美元,增幅高达30%。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中,马中关丹产业园等国际园区的建设,以及中越跨境经济合作的建设备受关注。
中马双方于2012年7月15日签署了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议。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的首个入园项目,由广西北部湾钢铁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现代化综合钢铁厂,投资总额达到了35亿马币。现代综合钢铁厂将主要生产高碳钢和H型钢。钢铁厂年产量将达到350万吨。该项目规划用地710英亩,有望于2016年投产运营。
马来西亚投资促进局驻广州投资领事鲁立山介绍称,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关丹港市,目前,彭亨州政府已经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项目批准了1439英亩的土地。园区将被打造成为马来西亚最富活力的东部门户,高质量的生活、工作和休闲胜地。
2013年10月,中越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式启动。
广西防城港市市长何朝建介绍称,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位于我国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试验区目前已聚集形成钢铁、有色金属两个千亿元产业,企沙和大西南两个千亿元园区,能源、粮油、化工等一批百亿元产业正在形成。未来5年内工业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跨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发展的商贸服务、出口加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可以依托现代临海大工业迅速得以发展。
行业对接、项目资金及沟通途径成深化合作瓶颈
与会人士同时认为,当前泛北区域跨境经济合作在行业对接、项目资金以及合作信息沟通等方面有待提升。
首先是重点产业行业对接效果仍不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宽领域、丰富形式。近年来,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定》框架下,东盟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都已成为中国对东盟投资的重点领域。
中国进出口银行总经理助理王雨介绍,我国也正在为东盟企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其走向金融、房地产、能源、基础设施、农业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并推动投资区域从华东和沿海一带逐渐向中西部扩展。
行业对接是加强产业合作的前提,然而区域内产业合作目前还是粗放型的,缺乏产业的整体合作、配套合作。“很多企业都好似散兵游勇,在自贸区框架内各方的产业规划衔接还不够,企业、行业商协会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说。
马来西亚投资促进局驻广州投资领事鲁立山(Mr. Ruzlisham Mat Diah)也表示,虽然中国和马来西亚在工业结构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是由于信息交流速度和透明度不高、产业合作效果不乐观,马来西亚拥有传统优势的电子电器、基础金属、纺织及纺织品等行业的外来投资仍未达到预期状态。
其次,部分重点投资项目资金不足,金融领域合作期盼升级。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小西步指出,贸易融资现在越来越成为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障碍。亚发的一项研究表明,2011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公司共申请了2.1万亿美元的贸易融资,但是大概有20%的申请没有得到通过,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最后,合作信息沟通途径仍待开拓。以中国及马来西亚间的关系为例,鲁立山表示,除领导人出席国际性活动等继续保持政府层面不定期互访和会晤外,在非政府层面,非政府组织、商业研究机构、工业协会以及私营部门等非官方沟通互动交流途径仍有一定的空间。
各方期盼更加灵活的行业对接 提升金融合作力度
与会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经贸和投资关系,打造一个升级版的泛北合作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许宁宁认为,做好行业对接有利于提速泛北区域合作。行业对接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各国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就产业发展政策、发展规划进行协调和沟通。二是各行业商协会的对接。相对于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来说,行业商协会之间的对接更具灵活性,因此应积极推动中国-东盟双方商协会的对接,为政府间的行业对接奠定基础。 ”
王雨认为当前亟需提升金融合作力度,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更好地服务区内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区域金融沟通协调机制,研究符合区域整体经济利益的金融合作制度,通过对接各国市场惯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共同开发适宜不同国家特点的新型金融工具和差异化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区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发达的金融机构网络和信息通讯网络,提高金融交易、金融监管、金融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鲁立山则建议制定合作投资计划,以获得更多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并吸引更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升级转型产业或中小型企业到海外投资。通过这一途径确保重点投资项目拥有充足的资金。
如何加强双边信息与数据交流?鲁立山认为可以通过日常官方往来加强信息交流,或者可以建立更透明、更新更及时的数据库,通过现代技术展示包括国与国之间以及跨区域及行业的双边贸易投资数据。也可通过开展小规模商务访问或开展类似活动,搭建各个层面更多的合作平台。
此外,连续八届参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欧洲跨境经济合作及投资专业咨询公司GIZ中国副总代表施泰格表示,泛北地区合作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并且借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成立相关基金及领导机构,使得该区域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吸引力,“如果把它与东盟的单一市场相比的话,德国对前者会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