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开局,在国内掀起一股自贸区申报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计划或正在申报自贸区。这一方面显示了各地深化改革的腾腾热气,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地区“抢牌子”的心态。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地区“抢牌子”的背后有三大动机: ——高调呈现改革姿态。一位受邀参与多个地区自贸区方案设计的专家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当前的主基调,一些地方政府纷纷提出申报自贸区的口号,以表现自己的改革姿态。事实上,很多开放型经济规模小、监管经验不成熟的地方,还不具备申报自贸区的基础。 ——醉翁之意在申办保税区。上述专家介绍,尽管一些地方明白设立自贸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仍然提出申报方案,目的在于退而求其次,希望国家批准建设一些保税区。因为上海自贸区是在保税区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国内很多地方迄今为止还没有保税区。 ——争取优惠政策以拉动GDP。尽管中央再三强调,自贸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但一些地方在申报时仍带有传统的“特区”思维、“开发区”思维,希望争取一些优惠政策,带动经济发展。比如,某些省份并没有选择省内开放基础最好的区域申报自贸区,而选择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区域,暗含拉动GDP的意味。 事实上,“抢牌子”折射出地方对中央精神存在理解偏差。专家认为,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这是自贸区的“里子”。要学习这些制度和经验,并不非得向中央再申请一块牌子。切不可要来了“面子”,丢了“里子”。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煜辉说,过去无论搞“特区”还是“开发区”,通行的做法就是画圈,画完后把相应特权注入圈内,产生一个政策红利。这样做虽然会带来一定的经济繁荣,但政府权力也被大大强化。而自贸区要做的,恰恰是政府权力的减法。 “那种借申报自贸区跑马圈地、只想着招商引资的思维,今后必须纠正过来。”上海市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表示。 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建立自贸区关键不是挖掘政策洼地,而是探索制度创新,向改革要动力,那种以为有了自贸区就可以“跑马圈地要政策”的想法,显然是“搭错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