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4-06-19   作者:记者 杜放 姜雪兰/上海 呼和浩特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矿业投资失败率高 2.盲目跨业化投资致亏损 3.缺乏风险分散机制 4.海外矿业投资需要“专业思维”

  五矿资源以58.5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在建铜矿,上市公司吉恩镍业、洛阳钼业、驰宏锌锗等先后募资杀入海外矿业项目……国有及民营资本正上演“海外购矿热”。《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矿业联合会获悉,仅2013年我国海外购矿即突破百例,中国资本流向超过36个国家。
  然而,随着购矿规模增大,矿业项目投资亏损比例却达80%。我国企业海外购矿频频亏损背后存在深层症结。一方面,一些民营资本投资贪“大”经验不足,风险防范能力较差。另外,更为突出的是非矿产企业持币入市,“跨业化”投资的盲目性也不可小觑。业内专家呼吁海外购矿既要走出去又要防风险。

  矿业投资失败率高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许多中企在积极拓展海外矿业投资业务。然而,随着购矿规模增大,八成项目出现亏损,部分濒临失败,境遇堪忧。
  矿权投资竞争近年日趋激烈。今年4月,五矿集团旗下子公司五矿资源宣布,将联合另外两家国企,以58.5亿美元收购隶属于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旗下的秘鲁Las Bambas铜矿。
  仅从这一交易来看,中国海外投资涉及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项目。如果最终达成,将创下中国企业海外购买矿产资源纪录。
  这只是正在上演的“购矿热”缩影。记者从中国矿业联合会获悉,2013年,中矿联年内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超过百例,涉及中国企业超过百家,资金流向全球近40个国家。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又对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的187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瑞银等机构数据显示,从项目金额来看,矿产资源类投资占据其中近1/3。
  根据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调查报告称,在未来一年内,全球矿业企业中,有出售意愿的企业所占比例较高,仅次于专业服务行业的47%。海外矿业价格走入盘整期,离岸人民币使用便利性及购买力逐渐增强,这一趋势,成为刺激企业“走出去”的强心针。
  中国矿业联合会国际部负责人常兴国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海外购矿企业涵盖国有及民营资本。2013年仅吉恩镍业、恒顺电气等10家国内上市公司的协议投资额达11.53亿美元,占全部投资的36.8%。
  然而,购矿热正面临亏损窘境。随着购矿规模增大,八成项目却出现亏损,部分濒临失败,境遇堪忧。“许多中企仍在拓展海外矿业投资业务,但整体看,矿业投资实际失败率达80%。”中矿联常务副会长王家华说。
  比如,2010年吉恩镍业募资投入加拿大皇冠矿业Nunavik镍矿项目,并参与印尼红土矿冶炼(低镍流)项目的股权合作。截至2013年,由于其海外矿业项目建设周期拖长,未形成任何盈利,公司被迫大幅增加借款,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
  从上市公司来看,购矿时拉动股价快速飙升,随着盈利前景不明,股价却持续走低。吉恩镍业并不是唯一一家海外投资矿业运作不成功的中国企业。2013年,兖州煤业澳洲业务曝出亏损49.78亿元的消息。公开数据显示,其在澳投资总量为440亿元。

  盲目“跨业化”投资致亏损

  整体而言,我国企业海外购矿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频频亏损背后存在深层症结。一方面,一些民营资本投资贪“大”经验不足,轻视后期风险评估。另外,更为突出的是非矿产企业持币入市,“跨业化”投资的盲目性也不可小觑。
  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栾政明认为,海外购矿有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大投入的特点。“通常而言,项目前期数年的亏损率往往超过6成。近年来,特别是非矿业企业涌入海外投资,法律不清、业务不熟带来新问题。”
  “近年多种矿产资源价格上涨较快,助推了‘买矿’冲动。”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并购部副主席彭菲力说。一方面,企业走出去购矿有利于充分加入国际竞争,持有资源也具有战略性意义,“价格只是要考虑的一个层面”。但另一方面,投资主体来源日趋复杂,“跨业化”投资的盲目性也不可小觑。
  据介绍,一方面,一些民营资本投资贪“大”经验不足,轻视后期风险评估。上市公司境外矿业投资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只重前期股价影响,忽视风险及成本核算。据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企业本轮“走出去”购矿始于2005年左右,整体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频频亏损背后存在深层症结。
  “同样的矿产,国外开发费用远超国内,暂时不具备购入价值。而矿业项目从投资到开发至少需花费数年时间。”常兴国认为,民营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以国内选矿眼光对待国际矿产资源”的情况。如北美、澳洲项目用地需与土地所有者直接协商,南美等地区环保检查更严格。企业易忽略后期成本。民营企业虽然能筹集到购矿资金,后续开发资金却往往不足。
  更为突出的是非矿产企业持币盲目入市,“跨业”购买的新动向。
  比如,2012年,中润资源就由“山东中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润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由房地产向矿业全面转变。事实上,根据中矿联数据,2013年以来,我国31.36亿美元的海外矿权投资额中,非矿业、跨行业企业投资23.8亿美元占比超七成。
  不仅如此,与国有大企业尚且通过多元持股、引入基金分散风险相比,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非矿企业仍习惯购入100%股权。同时,与美欧等国不同,中国企业海外购矿的融资来源集中于银行贷款,项目负债杠杆率普遍较高。

  缺乏风险分散机制

  专家认为,随着企业走出去自发性、市场化逐渐增强,当务之急,我国需培育专业并购基金,支持投贷放大等机制,降低单一企业、单一资本形式在海外扩张的风险。
  “近年来海外投资发展非常的迅速,仅以2012年为例,当年境外的股权投资就有652亿美元。”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副总经理刘啸东认为,为减少企业“走出去”风险,大规模的并购项目可更多采用基金等市场化方式。专家认为,对于战略性资源矿种,可形成投资保险等市场化支持。
  曾参与大型企业五矿集团、中信金属海外成功并购的彭菲力认为,矿业投资的特殊性在于价格走势波动大、名义储量与实际可开采量有差异,相较制造业并购风险更大。而日本等国海外购矿主体是贸易公司,采取发股、发债、并购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分散亏损风险。然而,这类风险分散机制在我国企业中依然少见。
  事实上,境外并购的强大需求以及人民币强烈的输出动力下,企业“出海”是市场发育迫切需求。必和必拓、力拓、FMG等澳大利亚几家大矿业公司的大量项目中,多有日本住友、三井财团作为不超过20%的小股东。
  据介绍,目前已不乏采取分散风险的基金、合资项目公司运作的中国企业。4月,紫金矿业与加拿大上市公司Sprott及美洲现代签署合资协议,计划募资5亿美元设立离岸矿业基金,用于购买海外矿业。并购的主战场将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也有矿业人士建议,随着“购矿热”升温,应向多元化矿权合作倾斜。澳大利亚矿业协会主席Lewis-Gray近日在上海出席“澳中资源行业午餐会”时表示,介绍矿业投资条件,吸引中国资本进入合作,已成为澳洲矿企的重要工作。
  据介绍,为了吸引中方企业投资海外矿产,澳方主要矿企均通过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及澳方企业在华办事处等机构,促进资本合作。
  “需要利用协会、股权合作等中介机制,引导企业准确定位市场风险。”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副会长张弢认为,在境外投资中,缺乏国际投资经验仍是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容易忽视法律环境、工会规则等非投资性环境风险,在报价方面照搬国内情况,高估投资回报率等。他建议强化协会等市场中介的投资咨询、顾问作用。

  观点
  海外矿业投资需要“专业思维”
   姜雪兰 杜放

  近期国际矿业市场再次走入低谷,以铁矿石、铜金矿为代表的矿产品价大幅下挫。投资溢价持续走低,给“不差钱”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出海“抄底”的机会。然而,与之对应的是,矿业对外投资成功却不易。“走出去”升温同时,投资如何更科学却成为一个老问题。
  外汇管理局近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收益逆差599亿美元,尽管由于投资基数庞大,净资产收益率-3%,但亏损额仍创出30年来的次高。矿业企业不仅经历了海外购矿的热潮,也在与国际资本的较量中屡屡受挫。
  以铁矿海外并购为例,在香港上市的中信泰富投资澳大利亚铁矿。该公司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中澳铁矿项目从2006年投资建设,2013年年底才首次将铁精矿粉装船出口,比原计划晚了4年,且超支达80亿美元。这一案例至今让不少企业心有余悸。
  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海外投资升温,“不差钱”的印象却需要向更专业的操作转型。翻开历年中企海外投资案例,还会发现一个现象:业内企业固然是主力军,非本行业企业也正异军突起。这些企业往往看重了资源价格一时连续上涨,或受到提升上市公司业绩预期的“引导”。但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匮乏,往往投资遭遇瓶颈。
  因此,“走出去”企业需要改变传统思路,让市场回归市场,让专业回归专业。特别是“因地制宜”,从专业角度评估风险,设计不同的投资模式。
  事实上,海外投资正从主权投资、国企投资为主,向民间资本转移,这一变化恰恰是提升投资行为市场化程度的良机。数据显示,过去7年,我国对外矿产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42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逾200亿美元,增长近5倍。在澳大利亚等国,矿业投资项目中民营企业已占80%以上。
  诚然,一方面,庞大的社会资金解决了“出海”的关键问题,但参与主体日渐增多,遭遇拷问的却是民营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
  纵观近年因海外矿业项目亏损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因为投资躁动,往往缺乏专业研究,不了解当地背景。比如,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不够,自身缺乏独立经营大型矿业项目的经验,只了解基础业务如勘测、开采、矿业服务等,不适应整个矿业项目的长周期运作的经验和资金压力等。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缺少的是“抱团”分散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看,“走出去”有益于我国矿企拓展海外业务。但民营资本作为规模有限的“外来户”,盲目决策“拍脑袋”却频频不适应市场要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亿美元买教训”频频上演。
  不仅如此,随着投资额放大,中国企业购矿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贷,投资杠杆风险大也带来新问题。以某上市矿企收购的南美铜矿价格为例,报价是项目此前转让市值的3倍以上。而矿业项目回报较慢,需要长时间资金周转,一些企业在项目运作中便不堪负荷。
  而另一方面,从美日等国上世纪的“购矿热”来看,政府及协会等企业组织能够在市场中提供何种服务,也关系到投资的成功。其中引导熟悉投资环境,创新融资模式是重要环节。
  事实上,海外市场与国内情况相差甚远。比如,矿产所在土地为个人所有,社会环保力量颇为强势,均使得中国企业的美好愿景往往事与愿违。让矿企“走出去”不再感到“水土不服”,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景才更值得看好。通过市场化形式分散风险,提高投资专业化程度,是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严酷考验,同时也将是自身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