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部署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促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健康发展。
这是继5月1日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以及被称为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最严新规”的换证审核后,政府针对乳业出台的一项重要指导方案。专家表示,未来在兼并重组和新生产许可证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将面临洗牌,整个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乳企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工作方案》指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不断提升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促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推动我国境内依法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资质的乳制品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重点区域集中,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工作方案》指出,力争到2015年,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争取形成3-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超过80%。
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份起,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进入了焦灼状态,从销售量来看,国产奶粉销售量为60%,进口奶粉销售量为40%,但是从销售额来看各占50%。而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共同向三、四线推进,奶粉市场的格局将发生改变。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5月30日发布的信息,在此次对原有的13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中,全国有82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获得重新许可,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审查和申请注销的企业有51家。专家认为,真正能够达到自建自供奶源、建立完善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建立良好的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规范体系和建立管控风险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并不多,像完达山、伊利、飞鹤这样具有规模的企业,在现阶段能够初步达到目标。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5月份经历一年的政策将全面落地以来,奶粉行业集中度及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市场日趋规范,未来甚至可能达到一半的企业退出奶粉市场。然而市场竞争环境会随着优胜劣汰转好,有利于合法合规品牌发展,中国市场上国产奶粉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为保障行业兼并重组的目标实现,《工作方案》明确了如下政策措施。一是严格行业准入和生产资质管理。参照药品生产管理措施制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进一步严格行业准入标准、生产规范和生产许可条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生产条件的企业,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对不能持续保持许可条件、不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的企业,实行限期停产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资质。
二是简化审批手续。强化部门联动,推行并联式审批。对兼并重组涉及的生产许可、工商登记、资产权属证明等变更手续,从简限时办理。
三是加大财税支持。对兼并重组获得的收益或资产评估增值,可以递延缴纳企业所得税;涉及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可按现行税收政策予以减征或免征。同时,中央财政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技术改造、关闭小企业等渠道,对企业兼并重组予以支持。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的支付手段。对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实施兼并事项,不设发行数量下限,兼并非关联企业不再强制要求做出业绩承诺。非上市公众公司兼并重组,不实施全面要约收购制度。
五是落实土地管理政策。兼并重组涉及的划拨土地,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涉及的原生产经营性划拨土地,经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理。
对于《工作方案》,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引导兼并重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有实力的乳企来说,可以通过此次政策获得飞跃式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和考验,是企业实力的“试金石”。在乳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下,2014年会成为国产品牌和洋奶粉的对决之年。中国乳企如何借势兼并重组政策,实现奶源、渠道、产业链和品牌的深化发展,重获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将成为当下发展最大的任务。
整改或是升级,严控或是淘汰,一切新规的指向都希望能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的信心。然而,信心的崩塌只需片刻,但重建却需一砖一瓦。“公共信心最终能否恢复,评判者是老百姓。”宋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