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中国崛起不同于美国
2014-06-13   作者:关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崛起继续成为国际上关注的话题。中国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来说是威胁还是机遇?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5月27日分别登载学者文章,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自身条件等角度,讨论中国崛起与当年美国崛起的异同。
  《金融时报》登载了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亚当·图兹题为《中国不会重演美国式崛起》的文章,文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为美国崛起提供了独特条件,中国崛起不会沿循美国的历史轨迹。
  以某些指标衡量,美国即将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让给中国。有人说,中国领导世界的时代指日可待。文章认为,看看美国自己的崛起历史,便能明白一件事:权力不单单来自经济实力。
  美国的轨迹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全球政治领域一场地动山摇的大动乱,一战不仅仅将美国推向全球领导者的地位.甚至还首次创造出这一角色。
  始于1914年的这场冲突不是世界大战,而是中、东欧古老王朝之间的区域性争斗。一战在欧亚大陆各地推动了变革。1917年以来的两年里,东欧国家从覆亡的沙俄帝国领土中分离。现代乌克兰首次获得国际承认。
  文章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独立的反感可溯源至一战而非二战。1920年后俄国势力复兴,乌克兰与波兰联合入侵俄国失败、导致基辅落入俄国手中。
  国际事务格局重组伴随着一个核心事实:美国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势力范围广泛,但英国本身只是一个规模有限的强国。美国取代英国时,它的身份是民族国家。
  毫无疑问,美国的影响力与它的富裕密不可分。它在19世纪70年代初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经济实力本身不是权力之源:它必须被合理利用。19世纪晚期,美国甚至缺乏国民经济的最基本机制。它是世界经济的边缘一员,关税高得吓人,对国际金本位的贯彻也并不可靠。美联储直到1913年才成立。只是欧洲力量的自戕——一战的巨大财政成本和血腥战争之后的政治合法性危机——才为美国树立领导地位敞开了大门。
  文章总结称,这便是当前中国崛起与昔日美国崛起的差异。美国崛起的背景是一场全面战争,它耗尽了欧洲的军事力量,为美国确立其工业和财政力量提供了完美的条件。1916年索姆河战役所消耗的炮弹中,2/3由美国和加拿大制造并捐赠。当战争对一切传统上的合法性标准打上问号时.美国提出了民主制领导的主张。
  但中国没有这样的机会。它的相对财政和经济实力远不及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的地区大国并不急于与它结盟。中国政府是否准备宣布开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征程?肯定不会。
  毋庸置疑,中国复兴至少将是21世纪初期的关键大事。但美国获得权力之路表明,经济、政治和战略影响力之间存在复杂关系。此外,美国崛起的独特条件,即震撼了欧亚大陆的两次世界大战,很难在现时重演。
  一个世纪前,一战为华盛顿创设了世界诸强之巅的全新地位,美国在二战和冷战中的领导角色更是巩固了这一地位。
  当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远没有彼时那般难以收拾。设想中国的崛起会沿循美国当时的历史轨迹,不仅无助于正确理解局势,反而会激起不必要的对抗和冲突。
  《联合早报网》登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题为《亚洲的未来:G2还是冷战?》的文章说,中国没有意愿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也没有自己版本的“门罗主义”,中美两国间的问题不是权力转移,而是和平共存。
  几年前,人们还热衷于用G2(两国集团)来描述中美关系,今天的局面似乎显示着两国关系越来越向冷战状态迈进。尽管中国和美国之间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地缘政治利益竞争,但在东海和南海等问题上,美国“旗帜鲜明”地站在其盟友的一方。中国就觉得美国不中立。在美国的“我的盟友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的态度下,中美关系必然恶化。
  今天的中国和美国尽管有高度的经济依赖关系,但在地缘政治利益之争面前,经济上的高度依赖很难支撑亚洲和平局面。亚洲能否和平,取决于中美两国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认知和调整。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产生了“门罗主义”,即欧洲列强不应再继续殖民美洲,或者涉足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
  中国的崛起是否也会促成其挑战现存地缘政治的主导者美国,并产生其自身的“门罗主义”呢?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必然要对现存大国构成挑战。不过,历史上也有权力和平转移的例子。大英帝国“体面”地退出世界霸权舞台,让位给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尽管有很多学者一直在讨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权力转移问题,但现实地说,中美两国不是权力转移,而是和平共存的问题。中国并没有意愿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中国更不会像前苏联那样,要把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扩展到美国后院。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并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冲突。中美两国纠纷的焦点,在于美国如何处理其在亚洲过度扩张的地缘政治利益,即那些使得中国感到严重不安全的地缘政治利益。
  因此,中美两大国的和平共存,需要双方都照顾到对方的地缘政治利益。在亚洲,尽管每一个国家都会有其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但重大的地缘政治利益都避不开中美关系。中美不仅需要处理好彼此的地缘政治关系,更需要照顾各自和其他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关系。 
  现实的情形则令人担忧。一方面,随着崛起而变得强大,中国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中国没有自己版本的“门罗主义”,不会把亚洲视为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但中国不会像从前那样,容忍其他国家(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日本)来继续主导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另一方面,美国仍然视整个亚洲为其地缘政治利益范围,不仅没有任何收缩的意图,反而表现出强烈扩张的意愿。这势必导致中美的直接对抗。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未来中美面临重大挑战 互助有利全球 2014-05-08
·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中国大城市崛起成为全球性城市 2014-02-25
· 解读中国崛起引世界关注 2013-10-30
· 中国崛起的收藏家群体分析 2013-05-14
· 中国崛起孕育了一种全新经济哲学观 2012-11-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