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去年下半年完成破产重整的中达股份发布了重组预案:宣布拟向庄敏、日昇创沅、陈海昌、庄明及蒋俊杰等5名发行对象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保千里100%股权。随后,中达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但在股价暴涨的同时,却伴随着市场的不断质疑,除了交易中保千里30亿元的估值有被严重高估的嫌疑,两名自然人股东“精准”入股保千里12天暴利2亿元,也引来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猜测。
入股时机精准
根据中达股份公布的重组预案,对保千里的估值高达30亿元,但保千里财务数据显示,目前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仅为2.61亿元,预估值较账面价值增值27.39亿元,评估增值率约1049.43%。
对于如此高的评估增值,重组预案解释,保千里定位于高端视像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研发与图像有关的光机电核心技术,业务已涵盖安防视像、商用视像、特种视像及汽车视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更为重要的是,保千里业务规模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利润水平令人满意。
保千里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保千里总资产为8.98亿元,净资产为2.61亿元,其2011年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83亿元、1.70亿元、3.41亿元、1.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57万元、1260万元、7587万元、5748万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5月14日保千里的一次股权交易中,保千里股东庄明将其所持保千里8%和2%的股权分别以8000万元和2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陈海昌和蒋俊杰,以此计算保千里的估值不过10亿元。但短短12天之后,公司估值就飙涨至30亿元,增值200%。而两位自然人股东的资产增值也因此暴增2亿元,入股时机之精准,令人咋舌。
或存利益输送
“重组相关方一般会尽早接触,项目立项也会提前展开。虽然不排除因特殊原因,短期内各方迅速敲定重组意向的可能,但在12天之内保千里估值就增加了2倍,要么是中达股份为卖壳不得不做‘冤大头’,要么就是保千里和两名自然人股东之间存在利益输送。”一位券商人士这样评价两位自然人的入股行为。
从保千里的股权变更历史看,2006年5月23日,詹健雄、吴泽文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设立保千里,注册资本为50万元。2009年9月28日,詹健雄以14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保千里70%股权转让给庄敏,吴泽文以60万元的价格将其30%股权转让给庄明。至此,两位创始人彻底退出。在之后的五次增资后,保千里注册资本达到1.2亿元,庄敏和庄明各持股82.5%和17.5%。2014年2月14日,庄敏以1.09亿元的价格将20.625%的股权、庄明以2318.75万元的价格将4.375%的股权转让给日昇创沅,以此次算,保千里当时的估值仅有5.3亿元,短短的3个月后,其估值就飙涨到了30亿元。
对此,保千里的解释是,当时转让双方并未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在估值作价时是简便地以2013年度净利润为基础,考虑一定的PE估值倍数,最终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因此,该转让价格是其个人综合现金退出需求考量及其个人对公司价值判断的结果。
“中达股份2月份就因筹划重组而停牌,作为保千里的主要股东,肯定了解借壳上市的相关信息,谁会以明显低估的价格转让股权呢?”上述券商人士反问。
根据中达股份董秘林硕奇的介绍,保千里于5月份和中达股份进行了接触,由于目前重组市场情况火热,双方都有各自的需求,并且对对方情况均有了解,因此重组意向一拍即合、“现在正在加紧对资产进行评估,未来还有业绩方面的承诺,预计在6月中下旬会有详细方案出来”。
颇多疑点待解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仍是两位自然人股东陈海昌、蒋俊杰的‘精准’入股。短短12天就获利2亿元,效率之高令人咋舌。两人入股保千里的时间,是在中达股份宣布重组方案前的12天,相信保千里当时一定对中达股份给出的30亿估值有所了解,因此上述两位自然人股东的入股行为就存在颇多疑点;如果说在重组预案公布前12天,保千里和中达股份还未就估值达成共识,就只能说此次重组非常草率。”上述券商人士补充。
在中达股份的重组预案中,并未介绍保千里为何选中陈海昌、蒋俊杰两人进行股权转让,也并未介绍两人是否和公司有特殊联系。根据公开信息,陈海昌是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海融天投资有限公司和江苏达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而蒋俊杰则是巨富远洋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员。从两人信息看,似乎和保千里并未有直接联系。但这也成为外界质疑的关键——为何两人能够在中达股份重组预案公布前12天入股保千里?是否在入股时已经获悉了中达股份和保千里之间的重组协议?为何能以较低的价格入股保千里?
对此,中达股份方面并未作出解释,也未回应《经济参考报》记者的采访请求。只是由林硕奇公开表示:“标的公司的资产调查状况正在进行,相关程序正在由律师等专业机构进行当中,如果有不合法、不合规的情况,相信专业人士会给出相应判断。”
随后,《经济参考报》记者又联系保千里进行采访,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立刻表示,对相关借壳上市的事宜并不知情,随后就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