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食药监局5月28日发布的工作动态中了解到,内蒙古原有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持有7张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此次重新审核,2家企业获得通过,4家企业延期审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婴幼儿乳粉集团生产许可证被注销。
记者第一时间对此次通过审查的82家企业名单和2013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名单进行比较,发现此次领证的有7张新面孔,而这也意味着原有的128家企业中有53家因为各种原因而“落榜”。
“落榜生”中不乏知名企业,其中包括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杜尔伯特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等4家伊利旗下工厂。
对此,伊利集团方面向记者回应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集团公司不直接组织生产,因此今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再涉及婴幼儿奶粉生产许可证问题。”
不过,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食药监局5月28日发布的工作动态中了解到,内蒙古原有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持有7张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此次重新审核,2家企业获得通过,4家企业延期审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婴幼儿乳粉集团生产许可证被注销。
伊利方面还向记者称:“伊利立足于全国市场,已经对生产布局进行了调整,杜尔伯特伊利乳粉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分公司不再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所以无需申请相应的生产许可证。”
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是伊利集团奶粉事业部的分子公司,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一个奶粉加工基地,2005年1月24日正式成立,2006年2月28日起落成投产,其占地面积达100余亩,仅生产主车间就有近14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奶粉生产线由德国、丹麦等乳品大国引进的先进设备装备而成。
对于为何对昔日的这块重地进行布局调整,伊利方面2日并没有向记者作出更多解释。
“石河子伊利乳业公司和黑龙江伊利乳业公司只生产基粉,按照2013版新细则规定,颁发的是乳制品生产许可证。”伊利方面如是解释称。
记者查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了解到,新版细则规定,“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最终产品的,不予生产许可。”
当新版细则落地的时候,有券商分析师称:“中小奶粉企业有可能无法通过审查而被淘汰或者被兼并收购,而目前国内大型奶粉生产企业已经基本满足审查细则中规定的条件并且有资金实力进行升级改造。”
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伊利以6.8%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第六位,相比2013年2月5.7%的市占率提升了1.1个百分点。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惠氏(13.4%)、美赞臣(11.2%)、贝因美(8%)、合生元(7.3%)和雅培(7%)。
作为国内乳业领军企业,伊利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令市场惊叹的“织网计划”,迈出了打造全产业链的步伐。除了在全国加强自建和合作牧场奶源布局外,伊利还在去年4月落子新西兰,投资十多亿元在新西兰新建年产4.7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项目,当时预计2014年6月投产。
而当伊利布局新西兰的时候,因为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的影响,惠氏和多美滋等洋奶粉品牌纷纷将目光瞄向欧洲。日前,惠氏对外宣部其旗下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启赋获得“爱尔兰品质典范”称号,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总裁瞿峰表示:“整个生产过程都在爱尔兰完成。”
对此,乳业专家宋亮表示:“新西兰产地受到国内消费者质疑后,欧洲奶源正将成为外资品牌主打的下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