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近年来无疑是令人失望的熊市。上证指数经历了十几年的运行,不仅没有上升,竟比2001年的高点还要低不少。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国家稳增长方针指引下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目前虽然有所回落,今年一季度仍达到了7.4%。GDP总值也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稳居全球第二。
中国股市多年来的疲弱,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即所谓“熊鼻子”在哪里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开出治病的药方。我认为,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其它因素只是影响它的波动而已。股市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交易市场”,进入股市的投资者追求的是股票资产增值,即所谓赚钱效应,因而,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情况和财务报表是稳健增长还是疲弱下降,才是股市牛熊的价值底线。
找到了“熊鼻子”,对一些重大的宏观经济问题和政策就必须重新加以思考和认识。
首先,经济健康发展不能依靠盲目多变的刺激政策。商品生产和服务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在供需平衡基础上,才能稳定和健康地发展。
其次,市场化裁员和破产是上市公司扭亏转盈的重要手段。可是为了社会和政治上的稳定,在中国特别是国有企业做到这一点却十分困难。裁员特别是大规模裁员会对社会和政治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有一套完善和成熟的制度和举措来确保它能顺利推进。
再次,设法降低实体经济的利息负担。低利率的前提是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要科学的、巧妙的调节,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并有很大的空间。
最后,加强建设和引导中高端商品的生产和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调查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上市公司是制造商品、提供服务,为国家创造财富的经济实体,当我们把工作都围绕提高其经济效益的目标上来,才算真正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股市一定会走出熊市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