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被视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兴起了申报自贸区试点的热潮,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近30个省市正在积极申报试点。就此现象,经济学家、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张其佐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仔细研读已披露的方案,不少地方的申报更多的还是为了“争拼政策优惠”,显然,这种思路是违背“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改革开放红利”政策初衷的。
建设自贸区的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
记者:上海自贸区是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通过其运行半年多来的历程,您认为自贸区建设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张其佐:上海自贸区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而设立的一个“窗口”,其实施先行先试侧重在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先行先试以服务贸易为主的扩大开放创新;二是先行先试为中美正在开展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提供有益的实证样本而进行的投资规则创新;三是以国际通行成熟的自由贸易园区经贸制度接轨的管理制度创新。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创新,意在构建一个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和经验,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引领区。因此,上海自贸区的一个重大探索和使命就是“制度闯关”,按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只要没有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企业投资都不需要审批。
从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中可以看到,上海自贸区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要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进行。显然税收优惠政策并不突出,不是搞“税收洼地”,而主要靠“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工商一口办理”、“过程监管”等符合国际化的举措,几乎都是侧重于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由此可见,自贸区根本目的不是搞“政策特区”或“税收洼地”,更不是“借机圈地搞开发”,而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并复制与推广到全国各地。如果政策洼地过多过滥,无疑会阻碍各类市场要素高效流动,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好比在高速公路行驶,如果有洼地,就容易出事故。
建设自贸区不能不顾条件一哄而上
记者:当前各地申报自贸区建设试点的积极性比较高,您认为自贸区试点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张其佐: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这说明建设自贸区肯定不是上海只此一家,还会有新的试点,但肯定也不会是到处布点、遍地开花。”张其佐认为,其关键是要“具备条件”。应该可以理解为:一是要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根本条件;二是要有较好的基础;三是要有较为成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经验;四是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制度创新是典型的深水区改革,是难啃的骨头,那么建设自贸区所面临的改革就是最难啃的骨头。比如探索与离岸金融服务相适应的金融创新、探索为中美正在开展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提供样本而进行的投资规则创新,是为了在国际上新一轮贸易投资规则体系重塑的背景下,通过国内改革和构建新型大国贸易和投资关系,释放改革红利,培育中国国际竞争新优势。像上海自贸区这样的改革都是无先例可循,改革的风险都是前所未有的,即便在上海自贸区试验其难度都非常大,并不是我国各地都能承担得起的重任。所以,如果不具备条件一拥而上,容易造成试错成本和风险过大过高,反而会贻误改革。
建设自贸区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建设自贸区的意义?
张其佐:建立自贸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不是局部试验,而是为了中国长远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因此,只有夯实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意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转型,才是自贸区改革试点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才能跳出和破除“跑马圈地拼优惠政策”、“穿新鞋走老路”、重复过去各种开发区建设等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陈旧思维定势。
建设自贸区要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条条框框
记者:请问您对自贸区建设试点有什么建议?
张其佐: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自贸区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刺激性政策,没有先例可循,意味着一定要大胆探索,勇于尝试,不断突破条条框框,而不能是守着过去的旧有思维模式下,等待明确的指示行事。要以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对那些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难以取得成果的领域,鼓励先行先试,立足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断探索、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