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高峰期间,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院内发生火灾,浓烟和刺鼻性气味在哈尔滨城区西部弥漫,众多居民家中断电,部分交通信号灯失灵。 回顾近年新闻报道可以发现,哈药屡次发生火灾。2014年2月19日,哈药集团制药二厂发生火灾;2012年11月17日,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起火;2011年12月28日,哈药集团院内一车间起火,明火伴随浓烟持续5小时。公众质疑,每次火灾过后,为何难见哈药主动对燃烧物是否有害做出公开说明或正式道歉? 事实上,全国知名企业哈药在当地不少市民心中的形象打着折扣。除了屡次被曝光的违法排污水废气;哈药某厂豪华装修如“凡尔赛宫”的办公大楼,最受议论的是经常弥漫在哈尔滨部分区域上空的“哈药味”。大量生产抗生素的哈药一再承诺搬迁,近期却传出消息:原布局迁入东部城郊的新厂区,将落户在松花江北岸一处产业园,反而增添了城市上风向的环保隐忧。 不仅如此,由于产品质量本身问题,哈药也多次“荣登”监管部门的相关名单。2007年以来,哈药“牛鲜茶”、哈药世一堂“五海瘿瘤丸”“止咳喘冲剂”“微达康颗粒”、哈药中药三厂“生津消渴胶囊”等涉嫌广告宣传擅自扩大药品功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哈药总厂“新贝增盖高钙片”出现重金属铅超标。去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查出包括哈药宝葫芦大药房销售的产品在内的21种产品含违禁化学药物成分。 对任何一次事故的麻痹,都将埋下更大的隐患。无论是生产安全、环境保护还是产品质量,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一再忽视这些问题,最终酿成的必然是企业信誉下降,遭到市场的排斥。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哈药如果不及时回应舆论关注,切实查排问题、严抓管理、创新调整,恐怕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