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中国市场学会:高校营销教学实践尚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
|
|
2014-05-05 作者:金参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日前,中国市场学会在该学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主办的社科奖第六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发布的《2013-2014中国高校营销实践教学调研报告》显示,高校营销教学实践与市场需求脱节,尚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问题。 报告指出,找不到合适人才是制约多数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中营销相关类职位求大于供,高薪难求优秀营销人才。 与此同时,2014应届毕业生将达700万以上,就业形势严峻,中国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85%的高校有营销专业,98%的院校开设营销课程,但是高校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与市场脱节,大多数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尚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报告认为,国内高校营销实践教学存在五方面问题。 第一,实习实训流于形式。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少且难到位,国内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投入资源支持教学,学校联系企业的实习实训岗位很难,大部分企业招实习生是将学生充当免费的劳动力。而且,如果没有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共建的职业教育标准,将使学习内容完全随企业资源而定,学生无法学到具有移植性的关键职业能力。 第二,营销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性。营销专业的很多实训主要是情景模拟、软件模拟和对抗、参观访问等形式,离企业的真实情景相差甚远。 第三,课程设置全而不精。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趋于保守,采取但凡与营销、管理有关的课程都开设的做法,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的知识零散,学生学得宽泛但都不精通。 第四,实践教学学生介入程度低、积极性不高。在模拟实训的环境中,学生参与随意,热情不高。特别是当许多课程都采取这种形式的时候,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第五,高校营销教学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理论教学只需要照本宣科,做好实践教学则需要老师走出校门,寻找企业支持合作,但是目前我国不像德国和美国,对支持职业教育的企业有许多具体的优惠政策,所以院校寻找支持企业很难,而教育部对老师的硬性考核要求基本就是发表学术论文,如此的激励制度导致了高校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的现状。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