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还没有从钢丝绳上掉下来。”——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网日前发表的针对中国增速放缓的一篇文章如此开头。该文在分析中国经济挑战时,将政府作用的局限性作为一个突出风险。
然而,更多海外观察家恰恰认为,在新的内外环境和发展阶段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正在稳中求进的“主航道”上创新思维与实践,应对波动和风险。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调控思路和措施长短结合,辩证统一,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保证。
著名国际投行瑞银集团日前发布《改革驶入既定轨道》的研报说:“(中国)多项改革措施已经推出,未来将有更多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我们认为近期的改革并不会拖累,而是会有助于中国经济守住稳增长的底线。”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国际国内“双调整”的环境中,传统货币和财政政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的宏观调控需要在一个与国内消费和服务业联系更大、对出口和投资依赖程度较小的增长模式中运作。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作为总量管理,在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上存在短板,还会导致资产价格普遍虚高。财政政策则常常“拔起了萝卜带起了泥”,易顾此失彼。因此,中国决策者一直在吸收过去政策优势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新的政策组合,以在保证短期目标的同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进一步打实基础。
“我觉得刚召开的能源会议和向民营资本开放垄断项目的最新做法,就是抓住了中国经济的一个根本。”长期关注中国经济政策的加拿大投资人士弗兰克·武对记者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研究讨论了能源发展中的相关战略问题和重大项目。23日他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现在关于中国‘微刺激’的讨论挺多,让我看,中国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确实有所变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次能源会上强调了不少重大项目,像石化能源勘探,保证安全的核电重启,新能源、节能减排项目。政策资金现在考虑的不是投与不投,而是投在哪里更好的问题。”弗兰克·武这样解释。
有海外观察人士认为,在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中有总需求和总供给管理互相补充,长期更注重后者的倾向。而这有助于中国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斌告诉记者,从世界各经济体发展情况看,一般有要素驱动型、效率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三个阶段。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并进一步迈上创新驱动台阶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有利长远的投资依然需要,关键是解决好投资质量问题。
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宏观政策取向已经从“发展才是硬道理”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层面。在这样的方向选择下,宏观调控的特点表现为:以稳定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胀和资产价格,以财政资金结合私营资本推动长期项目和新兴产业,以结构性减税及简政放权进一步激活市场。国务院最新常务会议上出台的向民资开放措施正反映出这一特点。它使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更具市场活力和投资效率。
瑞银集团在研报中分析,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决策层公布改革措施的频率显著提高,重点领域包括价格、国企、金融和财税改革。未来中国政府还将加大融资渠道改革,加快推进轨道、城市基建、农村和高速公路、棚户区改造、新能源相关项目,同时进一步降低小微及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门槛等。
还有视角更加宽广的观察者,将当前中国和上世纪80年代经历经济复兴的美国进行比较,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有所谓“里根经济学”的影子,在学术上借鉴了“供给经济学派”的政策建议。
但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仍有诸多不同,比如增速依然处在较高水平,通胀并不明显,而非美国当时面临的滞胀;中国的储蓄率也相对较高,为储蓄-投资的转化提供了基础条件等。应该说,中国的宏观调控是结合国情,沿革历史的“主航道创新”,无论具体的政策组合如何,其本质上都是以改革为依托,以民生为目标,寻求更具质量、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