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被曝克扣奖金背后
员工和经销商都被盘剥
2014-04-18   作者:方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4月17日,媒体曝光格力克扣员工数千万元奖金“涉嫌违规压榨员工”以及“强行摊派”让员工卖公司产品。这些爆料直指格力电器董事长、格力“灵魂人物”董明珠。

  与以往发生突发事件后类似,4月17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办公电话、负责格力对外信息披露的市场部媒介科科长蒋育新个人电话,均无人接听。

  奥维咨询记者助理总裁张彦斌对记者指:“格力的员工在主流空调企业中待遇不高,美的、奥克斯、志高的营销人员工资要比格力的员工高。格力在对待员工团队方面确需改进”,“格力还需要反思对待舆论的态度。”

  4月17日,记者致电格力市场部及格力重庆分公司销售部,这两个部门有相关人士否认“奖金被克扣”。但格力官方始终未就上述消息予以回应。

  格力遭员工爆料

  据报道,格力电器内部中层管理者透露,格力出口部员工被克扣600万年终奖,克扣事件很多。自2012年格力董事会换届后,格力领导对2011-2012年年终奖压而不发,2013年发放后,“多数人奖金被大幅缩水”。从2011年开始,格力各个分公司、空调生产基地中层干部骨干奖金“至今未发,涉及数百人,国内几个空调生产基地,包括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等生产基地在内,总金额达数千万元”。格力还“涉嫌向员工强制摊派产品的销售任务甚至向中层干部下达了年销售10万元的任务,占个人绩效权重10%”。

  上述报道称,今年2月份,格力内部通知邮件显示,“格力系统全体员工2014年度内需自主购买或推荐销售四件套公司产品任务——冰箱、净水器或空气净化器、空气能热水器、家用空调各一台。”

  “克扣奖金、强制摊派”,这些指责令格力形象受损。格力“灵魂人物”董明珠亦被推上风口浪尖,报道指出,董明珠2013年从广州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请来原处长陈伟才,由其分管人事工作,陈因为“多次为员工争取奖金等利益,被董骂了许多次”。

  经销商亦对格力怀有不满,据报道,格力“霸王条款”非常多,比如,先款后货、返利制度、排他协议等。矛盾焦点直指董明珠。4月17日,奥维咨询助理总裁张彦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格力在政策上确实存在‘连环套’模式,格力实体大,经销商上了它的船后,经销商在与其博弈的过程中,格力占据主导地位。格力由此形成了一些霸道的风格,它需要反思。”张彦斌说,“即使董明珠不出来,新闻发言人、副总可以出来面对,格力在这方面难如人意。”

  岳成律师事务所劳动人事部杨保全对记者称,若目前报道的信息属实,格力的做法“并不违法,只是不太合规”,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年终奖一定发放。除非当初员工与企业签订了责任书,或将详细条款签订在年终计划书上,比如,完成了多少销售额就拿多少奖金。“如果双方有约定,在制度中规定了按多少数额、计算公司来给员工年终奖,这个是必须履行的。从法律上讲,员工必须证明单位是有义务约定的。”至于摊派任务,杨保全表示,若员工不买,“后果是什么?绩效减少?员工只要能够证明有这样的政策,就可以从法律途径要求格力履行约定绩效。”

  传统家电阵痛

  格力电器于1996年11月18日上市,格力集团是珠海国资委的全资公司,是格力电器控股股东,直接持有格力电器18.22%股份,并通过格力地产间接持有格力电器1.15%的股份。格力电器控股股东格力集团下辖15家主要公司(两家上市公司),经营三大业务:空调、房地产、海岛旅游开发。今年2月,中金公司发布研报显示,国企改革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改善。

  格力2013年营收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19.9%,净利润达108亿元,同比增长46.53%。4月10日,格力电器预计201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3亿元-22.70亿元。

  格力电器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的背景,是国内空调市场整体下降趋势,因此多家证券机构给予“增持”“推荐”评级。申银万国[微博]一份研报指,“利润率改善带动业绩超预期,结构优化与费用控制预计是主因。”而在这次的舆论风暴中,相关报道直指“弱势的员工和经销商在某种意义上是都被盘剥利用”。

  在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定下了10亿赌局,成败的关键就是5年内小米市值能够超越格力。但格力强劲业绩并没有完全抵挡外界质疑,甚至有观点认为,格力前任董事长朱江洪代表着严谨的工业精神和产品品质。此后,格力依靠技术驱动的发展理念正被营销驱动理念所代替。

  4月17日,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张宗新说,传统企业在2000年经历阵痛,大约10年以后,格力、海尔等都成为国际化公司,但它们可能面临新一轮发展瓶颈的问题。“下一步能否扩张,能否转型,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面临一系列挑战。”

  对于员工、经销商纠纷问题,张宗新认为,“一些企业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逼迫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的确对劳动者保护不合规,同时也折射出这些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比如,下一步扩张的压力或生产市场的压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再造一个格力”胜算大增 2014-02-28
· [第一现场]格力:千亿级企业的“穷年会” 2014-01-13
· 格力空调短路引火灾 2013-12-26
· 董明珠与雷军豪赌10亿元 格力电器股价应声大涨5% 2013-12-14
· 格力等空气净化器被曝夸大宣传 2013-12-0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