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大胡子、虎背熊腰,44岁的加拿大人沙恩·史密斯看上去更像酒吧里那种爱闹事的人。可是,大块头有大智慧,这位韦斯新闻网联合创始人近年来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个人资产已达4亿美元。有人说,他可能是下一个默多克。
默多克垂青
默多克旗下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去年8月宣布,向韦斯新闻网注资7000万美元,购得其5%的股权。
据说,这笔买卖是默多克和史密斯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酒吧里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达成的。此前,默多克发过一条推特:“谁听说过韦斯新闻网?它吸引了从不阅读或观看常规媒体的年轻人,风格狂野、有趣,在全球大获成功。”
20年前,韦斯只是三个年轻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创办的一本社区杂志。如今,它已发展成一个总部设在纽约的庞大媒体集团,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佣超过1000名员工、4000多名撰稿人。除杂志外,它每天在自己的网站Vice.com发布原创视频,和HBO电视网联合制作系列纪录片,同时开展图书出版和唱片发行业务,有自己的广告公司,客户包括英特尔、戴尔、通用电气、耐克、红牛等大牌公司。
美国财经媒体《福布斯》预计,当大多数传统媒体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时,韦斯新闻网今年的收益将轻松超过5亿美元,盈利1.25亿美元。
为“愤青”代言
韦斯以做杂志起家,目前的核心业务是网站视频。史密斯认为,视频是最适合网络时代年轻人媒体消费习惯的传播方式,“他们把80%的上网时间放在视频上,而韦斯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讲故事”。
韦斯制作的原创视频内容涵盖时尚、音乐、旅行、科技等,近年来,它越来越多地推出新闻故事,用一种它所标榜的“创新、独特、美妙”的方式讲述年轻人眼中的世界。
史密斯热衷“沉浸式新闻”。比如,2009年,他在韦斯推出的视频报道《韦斯旅行指南之利比亚》中,与臭名昭著的利比亚“光屁股将军”、食人军阀约书亚·布拉伊相谈甚欢,一起走访当地的穷街陋巷。没有采访式问答,没有话筒,没有化妆,没有人工打光,整个视频无限贴近真实。
韦斯偏爱吸引眼球甚至耸人听闻的话题。比如“美国砸1000亿美元重建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阿富汗”、“格陵兰冰原正在融化,全球最大的100座城市中有80座将被淹没”、“里约热内卢异常危险,警察的直升机不敢从上空飞过,因为担心被射下来”……
2012年,美国软件大亨麦克菲因涉嫌杀害邻居逃亡。就在其他媒体捕捉麦克菲踪影无果时,韦斯突然刊出一张旗下记者与麦克菲的合影,并打出“傻瓜,我们正和约翰·麦克菲在一起呢”这样挑衅的标题。
最新一则令韦斯名声大振的视频报道是去年初,美国篮球明星罗德曼访问朝鲜,韦斯摄制小组跟随“哈林”花式篮球队进入朝鲜,全程记录罗德曼行程,其视频点击率超过百万。
史密斯经常亲自出镜,几乎成了韦斯的“形象大使”。他的视频语言率性,脏话连篇,声称“是给受众逼的”。他说:“我们的主体受众是年轻人,愤怒,叛逆,不喜欢也不信任主流媒体那一套东西。”他希望把韦斯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网络媒体,为“愤青”代言。
向主流媒体开战
韦斯偏激、主观和夸张的报道路线遭到主流媒体集体攻击。《纽约时报》资深媒体评论员戴维·卡尔批评说,韦斯的风格堪称“驴唇不对马嘴”。美国电视界老一代权威丹·拉瑟认为,韦斯“不是在做新闻,更像是在瞎胡闹”。
对此,史密斯不屑一顾,认为那恰恰显示了主流媒体对韦斯蒸蒸日上势头的不安和嫉妒。他说:“主流媒体每骂我们一次,我们的追随者就增加1000万。”
他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全球电视新闻机构的传统势力开战。在他眼里,“CNN太糟了”,但凡它能把有关全球冲突的热点问题报道得稍微好一点,韦斯就只能讲讲“可卡因和超模的故事了”。
连对自己的新生意伙伴福克斯新闻网,他也不嘴下留情:“我喜欢福克斯新闻网,因为它是如此糟糕。我反对福克斯新闻,只要它在那儿,我就高兴,因为我有了一个扔木棍的对象。”福克斯电视频道宣称自己的报道“公正、平衡”,史密斯却不以为然:“我根本就不认为那是新闻。那是社论。”
他说,批评越猛烈,证明韦斯的影响力越大。“我们赢得了17年的赞许,而过去3年,我们开始成为众矢之的,”他说,“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当你是小弟时,所有人都爱你;可一旦你开始分食他们的午餐,就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快乐二十年
史密斯对韦斯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印度有竞争者,但我们在全球没有对手,”他说,“大多数公司只在某一个国家专注于某一种赚钱形式,而我们在约50个国家发展5种赚钱形式。”
他希望韦斯能成为数码媒体中的领袖,就像ESPN、MTV和CNN当年掀起有线电视革命那样。
当有线电视公司纷纷被更大的实体如迪士尼、维亚康姆公司和时代华纳等收购时,史密斯表示,他不会轻易放弃对韦斯新闻网的控制权。目前,参股韦斯新闻网的有福克斯、WPP集团、美国商业银行Raine和维亚康姆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汤姆·弗里斯顿,但以史密斯为首的管理层持有韦斯75%的股份。
史密斯称,曾有买家愿出15亿美元收购韦斯,被他拒绝了。他不愿透露开出巨额支票的是谁。
不过,他并不想永远当公司的“一把手”。“如果我们机构内部有一个年轻人脱颖而出,将我一脚踢开,我会再高兴不过,因为我相信公司就应该这么发展。”
他认为,每一代媒体都会有不同的守卫者。“我们相信我们是‘Y一代’的守卫者。20年后,会有新人冒出来分食我们的午餐。但你想想,我们还可以有20年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