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近日报道称,国内P2P平台频现以高回报为饵圈钱,通过如影随形的广告、高额的利润、虚假的承诺吸引投资者飞蛾扑火,进行击鼓传花式的危险游戏。
网民认为,P2P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已显露风险,信息不透明是目前P2P平台最大的危机。有网民建议,应促使P2P平台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扩张
据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发布的2013年P2P行业数据显示,全年行业总成交量1058亿元,较2012年200亿元左右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台数量已达800家左右。
网民“谢平”认为,国内P2P网贷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主要有:出现可细分市场的需求;受利润和成本的吸引;准入门槛较低,无需特殊监管;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信用体系提供了必要支撑。
“P2P在中国的繁荣,本质还是传统银行业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的不够造成的。”网民“张阔远”说。
风险聚集
针对报道中曝光的P2P行业乱象,有网民提示,该行业凶险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已远超传统行业。
“内心贪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诈骗的P2P风险。国内的P2P平台可能陷入庞氏骗局,资金周转不灵时老板就只能跑路。”网民“鲁振旺”说。
究其原因,一些网民认为,信息不透明是目前P2P行业的最大危机。
网民“江南愤青”指出,国内P2P平台未曾公开过任何形式的资产质量报告,即使有坏账率也都是自己报的,缺乏公信力。在这种不透明的体系下,P2P行业蕴含极大道德风险,而道德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在商业利益面前,道德几乎不可抵挡。
网民“王征宇”也表示,借款人、出借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信用风险的温床。国内P2P行业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在:没有获得银行信贷服务,因此央行征信体系未覆盖;逾期信息不进入征信体系,使借款人失信成本低;因身份信息、资产证明、征信报告等缺失,导致造假行为难以鉴别。
加强信披
网民认为,应促使P2P行业加强信息透明度。
网民“李欣贺”表示,对于金融信息服务业,要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让出借人明白他有什么样的风险。另外,需要在信息透明制度上有所建设,包括风险口径的统一、业务数据的统一。
网民“马蔚华”建议,信息监管必须作为重中之重。P2P平台必须完整保存客户申请和信用评估等全部资料、借贷双方匹配信息及客户借贷、还款交易信息,以备事后追责。以此为基础,平台不得虚构债权或篡改借贷信息,要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网民“王征宇”提出,中介平台的基本作用之一是评估及控制风险,在大数据环境下,新的技术手段提高了造假的门槛,因此,亲核亲访仍然是有效的手段。而未来P2P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是进入全国征信体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