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比特币合法身份的国家。去年8月,德国财政部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性。比特币的追捧者们为此满怀期待,憧憬着比特币将逐渐在欧盟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现在看来,这样的期待还是痴人说梦。
事实上,德国宣布比特币合法的本意始终是“防守”多于“鼓励”。细看声明内容就会知道,比特币在德国虽然合法,但并不是“合法货币”。德国财政部没把比特币归类为电子货币或者功能性货币,也不承认它是外币,最终定义为一种“记账单位”,并由此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纳入到德国的法律体系当中。与此同时,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也在修订的德国银行运营守则中把比特币认定是“价值单位(unites of value)”,并将其归类到金融工具的监管范围内。
基于比特币所获得的法律地位,德国财政部对比特币的缴税规则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说明:用作私人用途时,比特币是合法的“私有财产”,持有者可免税,但用于商业用途则要交税。举例来说,如果某人在一年之内通过买卖比特币获利,要缴纳25%的资本利得税,如果持有比特币一年以后再交易,则被视作私人用途,不用交税。
在监管方面最直接的结果是,德国所有比特币公司均被视为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必须向BaFin申请许可并接受监管。例如,开办比特币公司至少要满足BaFin提出的六项严格条件,包括要拥有73万欧元注册资本金、管理层具备相应从业资格、出具详尽商业计划书、符合资本充足率标准、引入反洗钱机制、并定期按需向BaFin进行汇报。
德国当局的一系列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应该说,一方面拓展了比特币的使用空间。由于将其纳入了现行的法律框架之内,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机构可以正视比特币的使用价值。2014年2月,继加拿大温哥华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后,德国柏林也迎来了第一台比特币ATM机,加入到最早“吃螃蟹”的行列之中。这种ATM机允许普通投资者用现金直接兑换比特币,许多餐厅和商店也同时表示接受比特币支付,意味着比特币正走进德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BaFin对从事比特币交易的机构进行严格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降低了比特币的金融风险,同时也为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比如,由于知道了比特币公司的监管框架和标准是什么,比特币公司可以更方便地与银行展开合作。德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Bitcoin.de去年8月正式在BaFin备案,按Bafin提出的条件接受监管,使得该比特币交易网站相较其他国家更加安全。同时,Bitcoin.de与德国Fidor银行展开合作,Fidor银行给用户免费开设比特币账户,用户通过该账户可以近乎实时地在交易网站上交易比特币,同时也能随时将账户中的比特币余额兑换成其他现实货币,比特币交易网站与银行之间的这种合作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开创性的。
前一段时间,世界最大比特币交易所Mt.Gox申请破产,比特币交易价格大起大落,金融风险被迅速放大,德国监管当局的口风也开始转紧。德国央行董事会成员蒂勒多次公开表态,警告比特币“并非一种支付方式,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有“极不稳定”和“高投机性”。BaFin也在不久前发布了针对比特币的风险警告,口径与德国央行基本相同。不过,在当前世界各地讨论如何对待比特币的一片纷扰中,德国监管者仍然展现了某种智慧。尽管连番警告风险,蒂勒等监管当局代表并未表露出要对比特币本身进行压制,只是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或许应该在国际层面上加强比特币的监管合作;二是认为除去法律框架条件外,比特币欠缺作为稳定流动货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可以说,德国为探索比特币监管方式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不仅风险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控制,私人与商家使用比特币的热情也并未受到打击。
(作者为新华社驻法兰克福记者)
更迅速、更便捷阅读深度解析、分享新锐观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济参考报微信公共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