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神奇,掩埋在历史的风尘里,一旦有人回身相望,那些神奇的光芒就会闪现。这样的闪现就在海兴。 “异乡羁独客,河滨度岁华;客稀情似水,路远梦归家。结网盈村巷,熬盐遍海涯;衔春巢燕至,一瓣贝残花。”清盐山人张印潭在《海滨即事》诗中真切记述了海兴的昔日盛境。 海兴,渤海边一个有山有水,更有文化沉积的地方,这文化既来自秦汉唐皇,更来自海兴老区的传奇。 翻开《海兴县志》,你会发现,唐代宰相、《五牛图》作者韩滉,明代吏部尚书杨巍、清代兵部尚书孙葆元等诸多名人都出自这片热土。秉承了燕赵、齐鲁文化之传统,兼容了慷慨、侠义之品格,海兴世世代代人才辈出。 不仅有慷慨侠义,还有忠勇卓绝。1942年8月,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和冀鲁边军区机关突破敌人封锁重围,在最艰苦时期进入海兴的邢王文村,在当地人民的掩护下,经过三年艰苦奋战,组建了新的八路军渤海军区。从此,这里成了沿渤海地区打击日寇的主战场。 血与火,铁和烟,多少英雄在其间穿行,多少豪杰梦里还扣着枪栓,没有眼泪,只有爱与恨,也许有软弱,但当强敌入侵的时候,女人的手也能拿起枪,孩子的眉头上也写着威猛。不是为了传奇而战,是为了家园,为了民族必须而战,这才有了无数的传奇在这片热土上上演。 人们提起海兴,总会想到红色的历史和苦涩的记忆,历史上的海兴,苦海控其东,碱河扼其南,茫茫荒滩一望无垠,一派凄凉,荆条、碱蒿遍地,狐狸兔子相逐无忌。由于十种九不收,老百姓常年菜籽充粮荆条当柴,受尽生活熬煎。战争年代连日本侵略军都不愿在这里驻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兴成为革命根据地的自然条件。 就是这样一个在人们心目中的老区穷县,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入统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部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直接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领跑沧州地区,交出了一份“惊艳”的发展答卷。 漫步海兴街头,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宽阔的广场、葱郁的绿地、繁荣的市场、整洁的街面……让人真真切切感觉到一个生态宜居、功能完备、充满朝气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黄运文脉,沧瀛遗珠;万千岁月,几度沧桑”,古老的海兴,从文化的源头走来;年轻的海兴,向沿海经济强县的目标奋进!传奇不只属于过去,今天,才是新传奇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