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新
夜幕下的华尔街行人罕至,唯有坐落在布罗德街40号、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相隔仅30米的“比特币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知名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不久前突然关闭产生的惊恐和怀疑,似乎已无影可循。
这个地方可能成为虚拟货币的圣地,被称为“中本聪广场”,是以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名字命名的。但神秘兮兮的“中本聪”仅是化名,从未公开过自己的真实身份,对他的猜测和追寻仍在进行当中——
神秘的本尊——“中本聪”传奇
话说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P2P软件根据一套复杂算法自动产生的数字虚拟货币。其发行量受控于软件算法,因此并不是无限量发行的。2140年之前,比特币总量将达到上限——2100万个。目前,全球有多个线上交易平台可进行比特币兑换,如可以把比特币兑换成美元,也可以用美元充值兑换比特币进行投资或交易。
2008年,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人在互联网上贴出一篇研究报告,首次勾画了对比特币的构想。2009年,他为这个系统建立了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宣告比特币的诞生。这个化名为“中本聪”的数字天才一直是个谜。他发明了比特币,却只在网上留下踪迹,没人听过他的声音,更没人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
有报道称,从“中本聪”近十万字的网络留言中,人们能为这个比特币发明者拼凑出一幅“网络肖像”,“厌恶银行”和“小心谨慎”是关键词。“中本聪”提出比特币概念的时候,正值金融危机席卷欧美,他毫不讳言对银行的不满和不信任,留言说:“我们把钱委托给银行看管,他们却在一波波信贷泡沫中将其贷出。”
另一方面,他躲在暗处,避免任何引起公众注意的举动。2010年12月,比特币崭露头角,引起“维基揭秘”注意。这家自称反对权威、倡导自由的网站称,愿意以比特币形式接受捐赠。在“中本聪”的追随者为之欢呼雀跃时,其本尊却谨慎、淡定。“不,别这么做……我请求维基揭秘别用比特币,”他说,“比特币尚处于测试第二版婴儿期,你最多从中捞点零花钱,但因此引发的热度却足以就此毁掉我们。”
两个星期后,“中本聪”留言说:“维基揭秘捅了马蜂窝,现在蜂群直奔我们铺面而来。”一天后,即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在比特币论坛最后一次留言,此后他在网上露面越来越少。2011年4月,他最后一次公开留言“我转做其他事情了”,从此踪迹全无。
有人曾经把注意力集中于尼克·绍博身上,他曾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教授,也是一名出众的计算机科学家。除此之外,绍博还是一位活跃的作家,其涉猎之广、产量之高令人惊叹,博客撰文涉及诠释学、深海资源开发和密码安全等领域。
更重要的是,在1998年至2005年期间,绍博曾致力于虚拟货币研究,并开发了一个“比特金”体系,这被视作比特币的前身。他因此被高度怀疑是“中本聪”真身。不过,绍博本人在2011年5月发文否认了这种猜测。
名列“嫌疑榜”前茅的还有道纳尔·奥马奥尼团队。奥马奥尼是都柏林三一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家,1997年,他和两个同事合著完成一本关于电子支付体系的书。该书被视为比特币蓝图。另外,《纽约客》记者乔舒亚·戴维斯一直怀疑曾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的迈克尔·克利尔,后者几年前受雇于爱尔兰联合银行改进其货币交易软件,还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点对点技术的学术论文,该技术是比特币的理论基石。但克利尔正式发表声明否认该猜测,表示自己仅仅在技术层面欣赏比特币,却对其中蕴含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感到不安。
你找错人了——《新闻周刊》乌龙记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利娅·古德曼认为,如果真想匿名行事,比特币发明者完全没必取“中本聪”这种不常见的名字。搜索常住人口数据和国家档案馆材料后,她发现了与“中本聪”同名的另一个“嫌疑人”,一个定居加利福尼亚州的美籍日本物理学家。
这个“中本聪”1959年从日本移居美国,从小天赋过人,精通数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生活中,他是个沉默寡言且情绪化的人,格外注重保护隐私。自从40年前大学毕业至今,他一直改用“多里安·中本”这个名字。
于是,一篇揭秘比特币创始人的报道诞生了。
《新闻周刊》的报道招来大批记者围堵加州的“中本聪”。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遭遇几个小时的“围困”后,一位貌似《新闻周刊》所描述的“中本聪”的男子从屋里走出来,走向聚集在外面的记者,并称希望获得免费的“昂贵”午餐。在美联社的记者表示会向他提供一份寿司餐厅的午餐后,该男子和这位记者穿过人群,进入记者的车子,随后驶离现场。不过,在车子开走前,该男子向众记者表示,他和比特币没有关系。
中本聪的弟弟称,自己的哥哥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但不太相信老哥是比特币创始人。弟弟说,哥哥“中本聪”并没有隐藏什么,也没有那么聪明,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担任过首席科学家或首席工程师之类的职务。
这位中本聪后来说,他之前是与《新闻周刊》的记者交谈过,当时表示自己已经不干了,现在都交由他人负责,这指的是过去曾参与过需要保密的军工活动,可《新闻周刊》的撰稿人把这些话理解为“中本聪”是在秘密从事比特币的编码工作。
由于《新闻周刊》仍旧一口咬定此“中本聪”就是彼“中本聪”,逼得64岁的退休科学家不得不求助于律师,但他目前还没有想好是否要起诉这家张冠李戴的杂志。
17日,“中本聪”聘请的律师基施纳替他发表了一份声明,再次表明自己与比特币没有丝毫关系。“中本聪”在声明中说,自己已经10年没有稳定的工作了,迫于窘迫的经济状况,去年还取消了网络服务,对于比特币,也是直到2月中旬儿子告诉他有一名记者询问这方面的事情,他才知道一二。
64岁的老人称,“《新闻周刊》的报道给我本人、我93岁的妈妈、我的兄弟姐妹及他们的家庭带来了诸多困扰和压力”。“中本聪”最后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就此事发表公开声明。今后,无论他还是他的律师都不会再对关于此事的言论给予任何回应。
存在即真理——比特币的未来
对比特币市场来说,能否找到真正的创始人“中本聪”,目前并非当务之急,比这项任务更为紧迫棘手的是,如何为Mt.Gox善后,并让这种虚拟货币更加健康、安全地存活下去。
根据Mt.Gox自己的说法,今年2月初,交易平台遭到网络攻击后,比特币疑遭窃取。恰恰在2月7日,Mt.Gox曾临时停止比特币提现业务,引发交易混乱和用户疑虑。从2月25日中午起,Mt.Gox的用户发现无法登陆交易平台。Mt.Gox在网站首页贴出的“告客户书”称,为保护客户和交易平台利益,将暂停所有交易。Mt.Gox的一名律师说,该平台持有的比特币几乎全部不翼而飞,包括用户账号中的大约75万比特币,以及Mt.Gox自身账号持有的大约10万。其他比特币交易网站2月28日晚间的行情显示,1比特币对550美元,意味着Mt.Gox损失可能达达4.67亿美元。根据Mt.Gox的说法,目前公司资产总额约38亿日元,流动性负债总额约65亿日元,陷入资不抵债境地,只好提请破产保护。此外,Mt.Gox交易账户上尚有约28亿日元余额。到目前为止,Mt.Gox已分别在日本、美国申请破产保护。
不过,对整个比特币产业来说,Mt.Gox引发的还仅仅是阵痛,很多业内人士和投资者依旧看好这种虚拟货币的前景。
全球比特币交易平台Bitstamp、比特币中国(BTCChina)和Kraken,及支付处理商Coinbase、钱包提供商Blockchain.info和交易与支付处理商CircleInternetFinancia发布联合声明称,“我们坚信,在强有力团队带领下,在可靠的投资者支持下,更多的强大的比特币公司将会继续繁荣发展,并切实履行比特币的承诺: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支付方式”。行业组织比特币货币联盟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Mt.Gox只是很多交易平台当中的一个,他们的出局,尽管很不幸,但同时也打开了一扇机会之门。”
按交易量算排在全球第二位的Bitstamp表示,自己的交易网站已经完成了一次独立的审计,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事实上,Mt.Gox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后来者的步伐。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就在Mt.Gox人间蒸发的当天,有消息透露说,专门从事衍生品交易的SecondMarketHoldings公司将推出一个新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此外,洛杉矶比特币交易平台Kraken对日本市场虎视眈眈,有意在Mt.Gox倒闭后瓜分市场份额。首席执行官鲍威尔日前在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时表示,Kraken将进军日本市场,目前正在酝酿筹建一个日语网站服务于比特币与日元的交易兑换。去年九月,Kraken开始运营比特币与美元、欧元、韩元之间的兑换交易,目前用户总数达到10万。
“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不认为比特币会替代美元,但它有可能部分替代一些小的弱势货币。”纽约比特币中心副主任奥斯汀·亚历山大对比特币的前景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各国针对比特币市场的监管也在逐渐增强。
在纽约证券分析师协会近日举行的比特币会议上,美国ConvergEx集团首席市场策略师尼古拉斯·克拉斯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鉴于对比特币可能被用于恐怖主义等方面的担心,从全球范围看,政府会加强对比特币的监管力度。
从去年底至今,很多国家对比特币可能引发的风险都提高了警戒级别。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5日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对比特币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有报道说,泰国也拒绝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而欧盟银行业监管当局、法国央行、塞浦路斯央行、韩国金融监管机构等也相继对比特币风险作出过警示。
此外,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大规模流通的匿名支付和网络货币系统,包括最知名的比特币,均为货币替代品,个人和法人实体不得使用。声明指出,俄罗斯法律规定卢布是唯一的官方货币,引进任何其他货币单位或货币替代品均为非法行为。
日本政府3月18日决定,如有必要将考虑采取措施规范比特币交易。面对日本议会发出的书面质询,日本政府大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是日本政府第二次就虚拟货币正式表明立场,第一次是在本月早些时候决定将比特币定性为非货币市场产品。日本政府还表示,将不允许银行购买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