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公路一侧,湛蓝的海水卷起浪花拍打着曲折的海岸,由海浪和海风侵蚀雕琢而成的“双狮岩”“坦克岩”等景观栩栩如生;另一侧绵亘的丘陵山坡上,野草和树木丛生,苍翠欲滴。 这个孤悬于台湾本岛东南方的太平洋上的小岛兰屿,是台湾唯一海洋少数民族达悟人的世居之地。这一切,看上去很原生态。 但散落在环岛公路周边的六个部落,则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浓郁气息。一栋栋民宿颜色鲜艳,墙壁上涂满了卡通图样。不少两三层高的民房正在兴建,还有更多民居在改建、装修,此起彼伏的打孔机声异常刺耳。载我们环岛的司机阿龙说,这些新建和改建的房舍主要是用来当民宿的。 在野银部落,路边的黄蓝相间的马鞍藤民宿很显眼。女老板李女士脸裹围巾蹲在门前冲洗着刚从地里采回来的芋头和圆状植物。 方圆45平方公里的兰屿现有人口4000多人,绝大部分为达悟人,常住人口1000多人。换言之,每位常住人口拥有约6.5个足球场大的土地。 在碧波浩瀚的太平洋中,兰屿犹如一颗未经雕琢的宝石,被誉为“台湾最后一块净土”。然而,随着生态旅游观光的兴起,这块净土的宁静正在打破,并让达悟人陷入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纠结。 李女士有4个孩子,有两个都在兰屿从事民宿和观光业。她说,游客多了民宿生意好,是好事,但人多了也很复杂。“有钱可以过,没钱我们也可以过,我们自己种东西自己吃。”她将地上的山芋反复冲洗着,并指着马路对面的地下屋说,我们以前住地下屋,也可以过。 与马鞍藤民宿隔路相望的山坡上,有数十间嵌入地下的黑色低矮房舍,乍看上去,只见屋顶露出地面,不见门窗。 阿龙告诉我们,达悟人长期以来居住在这种地下和半地下的木石结构房屋里,虽然空间逼仄,却能躲避长年肆虐的海风尤其是台风。 兰屿北部和东北角的环岛公路旁,还能看到一些荒弃的建筑工地,阿龙说,有的是前些年准备动工的混凝土厂,有的是外地人准备建设的连排民宿酒店。兰屿居民担心它们破坏生态环境,反对开工,就废弃了。 在椰油部落海洋观光超市工作的谢小姐在高雄、台南、台东等地都工作过,一年多前回到兰屿。她认为,兰屿这些年的土石流比以前多,跟开发观光有关系。 离马鞍藤民宿5公里远的兰屿贮存场是兰屿人心头的刺,从1978年动工至1996年,这里存入核废料10万余桶,引发居民长期抗议行动。 “我们都讨厌那里,政府好多年前说会搬走,但一直没搬。”李女士说,这些核废料对人们的身体有坏处。 住在红头部落的谢福金却认为,如果核废料搬走了,台当局对兰屿居民有一些经济补贴也就没了,会影响当地民众的生活。 在兰屿贮存场已当了四年保安的江一帆说,核废料肯定不是好东西,但也没听说岛上有谁确诊因为这个得了病,他认为,核废料没办法搬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别的地方也不会接收,只希望以后不要再增运核废料过来储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