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多年来,成都获得了很多荣誉,这座西部重镇以文化深厚、环境优美、生活宜人闻名遐迩。
而对于生活在这的老百姓来说,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那就是人们是否“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及城市是否环境宜人。为此,成都市近年来在建设“宜人成都”、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最大民生工程“北改”——
让“棚户区”居民过上新生活
3年前的城北区域,基础设施短缺、城市形态老旧、产业业态低端。老砖瓦房、公用厨卫、配电房老旧,院落常常积水……
2012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拉开了最大民生工程——“北改”的大幕。这一工程涉及面积212平方公里,涉及现状人口约150万人,总投资约3300亿元。工程启动两年来,改变了很多老百姓的生活。
“我家终于住上了电梯房,房子也比原来大了一倍多。”今年65岁的高大爷是原曹家巷星辉东路社区的居民,去年9月,高大爷和该社区的330户居民全部住上了新房子。
曹家巷位于北一环路内,是成都中心城区最后的“棚户区”。然而,庞大的拆迁改造资金、众口难调的拆迁问题,让曹家巷成了政府的“老大难”。
重重矛盾之下,2012年3月,曹家巷自治改造委员会成立,由街坊邻居自主决定如何改造,包括房屋确权、制定安置方案、签订协议一系列过程。2013年3月,曹家巷2000多户居民启动附条件搬迁签约;7月16日,一、二街坊签约率达100%,这座10年都拆不动的“城中村”终于进入实质改造阶段。
目前,“北改”工程累计启动项目409个,完成投资557亿元,以往破旧不堪的城北形象已初步改变,群众得到了真切的实惠。
社保城乡一体化——
农民与弱势群体同享市民待遇
“以前每月的低保钱,买米买菜都不够,现在好了,每个月可以按时领2000多块钱了!”
成都青白江区80岁的王登发老人,以前靠每月250元的低保维生。去年成都为4840名低保对象办理了参保手续,王登发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7月份就领取了2300元的退休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
今年,成都将进一步扩大参保范围,“计划政府全额或部分资助全市6.3万名城乡重度残疾人,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成都市社保局副局长陈东说。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成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创新,逐步破除了城乡户籍上的一道道壁垒。
2009年,成都将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并轨,统一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11年,成都市打破了“户口”与“身份”的限制,将成都市所有“失地”农民、在成都“讨生活”的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一样,统一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同样的“退休”待遇。
2013年12月起,成都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只要还未领取养老金,其养老保险关系都可自由转移接续。
截至2013年末,成都市城乡养老保险参保833.21万人,成都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59.23万人,参保率分别为97%、98%,基本上实现“应保尽保”,让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生态湿地大隐于市——
居民“看得见山水与乡愁”
家住锦江区的退休教师曾大爷,闲适之时都会与老伴来到离家不远的“白鹭湾”湿地散步健身,“这里巴适得很,空气好、景色美,我也常带孙娃儿过来玩。”
白鹭湾湿地属于“六湖八湿地”的一部分。2011年起,成都在绕城高速两侧规划建设“六湖八湿地”,以水域串联起一条八十公里的“城市生态绿肺”,并构成28平方公里水系,使中心城区的水面比例从1.8%提高到6%。
目前,锦城湖、白鹭湾湿地已经建成,另5大湿地今年将建成。“六湖八湿地”将改善城区环境,以生态隔离防止城市连片发展。同时,提升城区水资源调蓄能力,“科学奠定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城市总体格局”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说。
“水滋润了这个城市,城市生动了这里的水!”成都“IT”男李欣,近日制作了一部视频短片《城市与水的新不了情》,关注的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六湖八湿地”。
李欣来成都工作只有三年,但已经制作了5部有关成都的视频,其中《9分钟了解成都》、《我待二环如初恋》等短片受到了很多网友点赞。
李欣是兰州人,在上海读的大学,毕业后去过香港、北京,但最终都没有留在那些城市,“找不到归属感”,李欣坦言。最终,李欣和爱人一拍即合来成都发展。他说,“现在,没有哪座城市比成都更让我热爱。”
“快城市、慢生活”,和李欣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成都工作与定居。成都这座2000多年不曾更名和移址的古老城市,以飞快的现代化速度、宜人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让这些新成都人和本地人一起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