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清算银行(BIS)9日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各国中央银行出台的带有可预见性的货币政策前瞻指引,尽管起到安抚短期金融市场情绪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前瞻指引,或是提供利率预期,或是承诺利率将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一定水平直到满足特定的经济数据要求。这种做法在各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获得复苏、货币政策面临调整的情况下,已经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际清算银行对从2008年至今多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同形式的前瞻指引的研究发现,被英格兰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日本央行等奉为市场稳定剂的前瞻指引,对于市场来说确实具有安抚的影响,同时也在去年美联储打算放慢资产购买时给予英国和欧元区经济以庇护的作用,尽管这种做法对该国的经济可能没有什么刺激作用。
不过,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表示,前瞻指引也引发了风险,如市场对于前瞻指引的某个方面过度关注,而中央银行对于市场的反应潜意识中变得更为焦虑,从而可能推迟回归正常的政策制定过程。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不平衡风险的积聚。引入前瞻指引的影响之一就是市场可能会对非农就业等经济数据的公布关注不够,做出更少的反应,因此前瞻指引的影响好坏参半。此外,报告还表示,不清楚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前瞻指引是否会成为中央银行对外沟通的永久性特征。
报告分析了美英两国目前面对的情况。在美国,随着美联储设定的劳动力市场临界值的接近,利率期货可能对劳工市场的变化变得更为敏感。不过2月份,美国的失业率达到6.7%,这给政策制定者们一些关于调整前瞻指引的喘息空间。但是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商们在上周五的数据公布后,更加加大了对美联储可能快于预期地推出加息措施的赌注。
和美联储处境相同的是英国中央银行。去年,英国央行表示,该行只有在失业率下跌到7%的时候才会考虑提高利率水平。但是随着临界点的接近,上个月英国央行表示将给货币政策前瞻指引的评判标准一个更为宽阔的数据范围。英国央行也表示,将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把利率水平维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上。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这份报告体现的是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并不代表该行意见。
更迅速、更便捷阅读深度解析、分享新锐观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经济参考报微信公共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