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本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暨IPO重启以来完成发行的48只股票中,在上交所上市的就仅有6家,分别为纽威股份、贵人鸟、应流股份、海天味业、晶方科技和陕西煤业,其余均在深交所上市。而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最新数据则显示,截至2月27日,目前正处于上市排队中的主板和中小板企业中,上交所申报的有173家,深交所申报的达285家。而创业板排队的企业则有235家。从申报企业数量来看,深交所的企业资源也远远超过了上交所。
据了解,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上,国内目前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IPO融资股本在一亿股以上的,原则上在上交所上市;IPO融资股本在5000万股以下的,原则上在深圳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而融资股本在5000万-8000万股的拟上市公司,则由相关公司自主选择。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深交所上市的企业的整体市盈率明显高于上交所,市场活跃程度也超出后者,无疑对拟上市企业更具有吸引力。来自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上交所上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10.73倍,总市值为14.90万亿元;深交所上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则为28.19倍,总市值为9.39万亿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估值水平、交易活跃程度还是后备上市资源,深交所都正在大幅超越上交所。随着大型国企改制进程的完成,上交所的上市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枯竭是预料之中的情形,这也是上交所此前几年力推国际板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国际板短期来看成型的可能性不大,为了避免市场地位的弱化,上交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IPO融资定位,这可能是研究推出“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最主要的原因。